7月1日零时,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一场关乎出行体验与经济发展的变革正式拉开帷幕。此次调图后,全国铁路安排图定旅客列车13302列,较现图增加236列;开行货物列车23635列,较现图增加39列,客货运输能力、服务品质和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这一举措如同一颗颗精心落下的棋子,在交通版图上勾勒出全新的发展脉络,对社会经济和民生福祉产生深远影响。
为旅客出行体验提供全方位升级。新增的旅客列车让更多人踏上旅程时不再为一票难求而发愁,尤其是在一些热门线路上,运力的提升极大缓解了出行压力。例如,京广高铁武汉至广州段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北京西站至广州南站最快旅途时间缩短22分钟,武汉站始发至广州南站最快旅途时间缩短24分钟 ,运输能力总体提升4.2%。对于商务人士而言,时间就是金钱,更短的旅途时间意味着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拓展更多业务,奔赴更多城市洽谈合作;对于普通旅客,这使得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变得更加轻松,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来陪伴家人、探索目的地的风土人情。
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开通运营后,新增列车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长江经济带紧密相连,重庆、成都至长沙最快旅时大幅压缩,促进了区域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流通。新改建的日照站全面投用,开行列车数量和方向的增加,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吸引更多投资与人才汇聚。此外,许多“旅游专线”的开行也为旅游业发展注入强心剂,西安至长沙新增的G3763次列车,将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带动了沿线地区旅游经济繁荣,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
为货运运输能力的提升更是下足功夫。货物列车开行量的增加,尤其是跨铁路局运输的长途货运班列增多,持续推动货运班列品质升级。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能再提升,增开的多式联运班列让这条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通道更加畅通无阻。中欧、中亚班列运输组织的优化,中老铁路中亚班列的增加,不仅维护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也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国内,铁路货运高效地将生产资料运往各地工厂,将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运往城市餐桌,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保障民生物资供应,对稳定物价、推动经济循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铁路调图,调的是线路,谋的是全局,惠的是民生。它是铁路部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务实之举。在未来,随着铁路网络不断优化、列车运行不断调整,相信铁路将持续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担当先行官角色,带领我们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让出行更便捷、让经济更繁荣、让生活更幸福。(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