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安全应急管理人才建设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第三届安全应急管理人才建设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来源: 京报网 2025-07-01 14:4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6月29日,“第三届安全应急管理人才建设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国家科技部办公厅原主任、中关村安全管理技术人才发展促进会会长马连芳等领导出席了大会。大会以“智慧赋能安全应急,人才引领创新发展”为主题,来自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及相关领域的政府部门领导、专家学者、企业界代表和新闻媒体代表约260余人共襄盛会。

范维澄院士发表了题为《智慧赋能安全应急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思考》的主旨报告。他指出,智慧应急作为提升应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实现对安全风险的实时监测、预警和评估,提高应急响应的速度和准确性。报告聚焦智慧赋能在安全应急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提出了加速产业智能化进程、孵化创新服务形态等具体方略,为推进我国安全应急现代化进程指明了实践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

大会开幕式由闫鹏主持,他希望会议围绕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企业安全管理先进经验、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成果进行深入交流;同时,专题研讨了加快安全应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战略、新成果与新举措。本次会议旨在凝聚共识与智慧,为推进新时代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保障提供智力支持和实践参考。

中关村安全管理技术人才发展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消防救援局原助理总监闫鹏

开幕式上,马连芳代表主办方对大会的隆重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莅临大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希望大会能够有效连接政府部门、企业界、科研高校等各方力量,围绕核心议题深入交流,共同推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的深度融合,为构建高水平安全格局提供支撑。

中关村安全管理技术人才发展促进会会长、国家科技部办公厅原主任马连芳

中关村安全管理技术人才发展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应急管理部研究中心原主任黄盛初作了题为《中国安全应急管理人才建设现状和发展战略》专题报告,他指出,我国安全应急人才总需求达1600万人,现有安全应急人才1050万人,缺口人数为高达550万人。详细分析了我国安全应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成就与不足,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和重点任务。报告建议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加强产学研合作、在工科院校增设安全必修课程,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包括高校、职业学校、党校、干部学院、企业培训学院(培训中心)和其他社会力量,加大力度培养各类安全应急人才,更好的满足全国安全应急管理系统、企业和社区、乡镇对安全应急人才的迫切需求。

中关村安全管理技术人才发展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应急管理部研究中心原主任黄盛初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雍瑞生,介绍了新发布的《过程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指南》。该指南以AQ/T 3034-2022新国标为基础,系统整合20项管理要素,涵盖领导力、风险管理、应急管理等全流程,并融入“5S现场管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实践方法,书中精选典型事故案例,为石油化工企业提供全链条安全管理解决方案,助力行业实现从“被动应对”到“本质安全”的转型升级。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雍瑞生

中国中化健康安全环保部副总监吴树坤介绍了全球化工行业首创的FORUS安全管理体系。该体系通过“管理手册+准则+实践+评价”四维架构,涵盖十大核心要素,实现从风险认知到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详细阐述了中国中化在安全管理领域的创新举措和实践成果,展示了企业在推动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方面的积极探索。

中国中化健康安全环保部副总监吴树坤

在主论坛闭幕式上,“中关村安全管理技术人才发展促进会未来安全应急科技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将聚焦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打造国家级安全应急科研平台。随后,新华社中国广告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关村安全管理技术人才发展促进会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大会特别为在安全应急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与个人举行了隆重的荣誉授予仪式。仪式上,大会为副会长单位进行了授牌;为“卓越安全领导力创建企业家”授予荣誉证书;为“卓越安全领导力先进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并为专家委员会委员授予聘书。

中关村安全管理技术人才发展促进会未来安全应急科技创新中心揭牌仪式

在首届低空经济与应急产业创新研讨会上,权威专家齐聚一堂,就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展开前沿洞察与深度研讨。闫鹏发表了主旨报告,系统阐释了低空经济视角下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战略价值、核心挑战与发展路径。国防大学原教授李大光深入解读中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推动作用。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低空交通与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酒海燕提出“政企协同”发展模式,强调通过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保障低空经济安全发展。太和智库研究员全勇创新性提出“低空经济+应急管理”双向赋能模型,天宇经纬聂志彪董事长则展示了5G智联技术在应急生态中的应用前景。论坛就低空与应急产业相关前沿议题进行了多维度、建设性的交流,为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应急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

首届安全应急学科院长(系主任)论坛聚焦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与学科发展建设这一重要议题。应急管理大学(筹)党委常委何本华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安全应急工作需强化技术创新、风险研判能力和安全观念提升,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在圆桌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高校安全应急学院院长、系主任等教育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享各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与成果。大家一致认为,加强安全应急学科建设对于培养高素质应急管理人才具有关键意义,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推动学科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与时代化演进。

卓越安全领导力及安全总监论坛以企业卓越安全领导力建设为主题,吸引了众多企业代表参与。论坛围绕“企业卓越安全领导力建设”展开深度研讨。应急管理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原副主任胡予红作主题报告,系统阐释安全领导力对企业安全绩效的核心驱动作用、卓越安全领导力的八大核心能力要素及其培养策略和途径。安姆科集团、德凯集团等企业代表分享了安全领导力建设的创新实践与标杆案例,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范式。在应急能力建设专题中,中国石油教授级高工刘景凯提出安全生产“能力矩阵”理论,国能中电樊晓文总监则系统介绍了能源企业“三级应急响应体系”建设实践。论坛特别设置新能源安全、电网应急等垂直领域研讨,上海联捷刘益民董事长提出的“智慧消防解决方案”引发热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构建“全员参与、全过程管控"的安全领导力体系,是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的关键路径。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