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县大由乡,一片浸润红色基因的热土。1930年,石城县第一个党支部在此诞生,为这片土地烙下鲜明的精神底色。近年来,石城县大由乡以“红色引擎”驱动发展,以“三比一争”机制激发动能,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胜势,探索出一条“红绿交融、产治共兴”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先后获评“江西省卫生乡镇”“江西省生态乡镇”,连续4年获评全县综合考核“第一等次”,成为赣南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鲜活样本。
红绿相融,激活产业新动能。坚持“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推动特色农业与红色文旅深度融合。在烤烟、白莲、脐橙等主导产业中建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2个,划定党员示范田1200亩,按照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品牌、农资统购、分户种植的“五统一分”生产服务体系,带动全乡白莲种植面积稳定6000亩以上,烤烟亩均收益超3000元。创新“红色资源+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依托全县首个党支部旧址打造红色教育教学点,串联堰塘岩、王沙草甸等生态景区,开发“初心莲”文创产品。2024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带动农特产品销售额增长8%,实现“红色精神”与“绿色财富”双丰收。
引育并重,赋能振兴新引擎。2024年培养选树创业致富带头人、“实诚名匠”、职业农民等实用人才35名,发挥6名“第一书记”和31名“五个顾问”作用,以群众点单、乡镇派单、顾问接单模式,引导乡村“土专家”“田秀才”发挥优势,精准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白莲种植能手高子勤研发“套种轮作”技术,使白莲亩产从100斤跃升至150斤,带动周边256户农户年均增收2.4万元。创新“党员人才双向培养”机制,将8名致富能手发展为党员,13名党员培育成产业带头人,人才活力成为乡村振兴最强引擎。
铸魂润心,厚植文明新风尚。深挖“首支部精神”时代内涵,打造“三堂融合”文化阵地即修缮罗田第一党支部旧址为“红色讲堂”、改造宗族祠堂为“新风礼堂”、建设乡村大舞台作为“文化课堂”。创新“祠堂议事”治理模式,在高背村姜氏祠堂设立“道德大讲堂”,常态化讲述祠堂文化、家规家训,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充分发挥文明实践员、志愿者、文明顾问力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志愿服务600余次,文明乡风浸润千家万户。大由村、濯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获评全省三星级文明实践站称号。
山水为媒,绘就生态新画卷。实施“党建+生态”双提升行动,党员带头参与河道保洁、清淤,打捞水葫芦150余吨、固体废物90余吨、塑料垃圾20余吨,清理河道20公里,高背村成功创建省级水生态文明示范村。创新“生态银行”机制,完成封山育林3000亩、低质低效林补植1305亩,修建防火道路6.99千米。打造“硒望田野”品牌,推动兰田村500亩富硒白莲获绿色认证,溢价率达15%。如今的大由,既有“山青水绿白鹭飞”的诗意,更有“生态变现口袋鼓”的实惠。
固本强基,构建治理新格局。深化“党建+网格化治理”,将全乡精准划分网格169个,由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担任包联干部,配齐配强专兼职网格员569名,推行“1名网格员+10户农户+N项服务”机制,2024年累计解决群众诉求436件,办结率98%。积极推广民生实事“码上提”,广泛征集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形成民生实事清单,并集中进行办理,切实解决饮水安全、农田灌溉、环境卫生等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有效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乡”。 (投稿人:石城县大由乡廖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