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模式革新,双枢纽重组区域经济密码

物流模式革新,双枢纽重组区域经济密码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6-30 11: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6月18日,“昆明陆港号”铁公海联运国际货运列车从中国昆明安宁启程,通过中老铁路以公铁联运方式将货物运输至泰国拉廊港,再转海运至缅甸仰光。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演进的今天,这条10天贯通三国的物流新动脉,是继2024年11月19日中老泰铁路多式联运货运列车首发后,中国与东盟冲破旧有的进出口模式,进一步构建立体化互联互通大通道。以“昆明陆港号”为标志的铁公海运输组织模式,正以其突破性的时效优势和产业协同效应,在原有的区域经济里搅动起新的漩涡。

货轮破浪、车轮铿锵:多式联运催增贸易流速。钢铁长龙与蔚蓝航道的默契衔接,不仅有效缩短了运输时间,更凭借精准的冷链物流实现了生鲜品的高效对接。在中老铁路的冷链专列上,B10型智能冷藏集装箱将温度精准控制在12℃-15℃的黄金区间,泰国金枕榴莲从万象果园抵达昆明市场仅需26小时,货损率从公路运输的15%骤降至3%以内,终端市场价格相较传统模式下降30%至50%。中老铁路跨境商品已扩展至3000余种,2025年前五个月运送水果达9.4万吨,实现了同比增长24%的佳绩。

同步加速的还有西部陆海新通道,当关丹港的冷藏货轮驶入广西北部湾港,泰国榴莲经铁海联运现身重庆商超的时间较传统海运提速40%,体现出多维联动的巨大潜力。这一技术和管理上的双重革新,不仅提高了边境物流的响应速度,更为产业链条上的上下游企业提供了牢固的支持,彰显了经济结构调整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的重要性。

陆权优势、海运集散:Y型廊道释放乘数效应。作为我国对接东盟的“桥头堡”,昆明与南宁各显神通,形成了陆海协同、优势互补的良性互动机制。

昆明以全国唯一准米轨并存的铁路局集团,已构建起以中老、中越、中缅三条国际大通道为核心的国际化物流网络,预计对东盟贸易占比将突破45%,成为机电出口与资源进口的战略支点。磨憨、瑞丽口岸崛起的3大水果加工园创造就业岗位超2万个,中老合资建设的“万象-万荣”经济特区,已吸引30家中资企业入驻,投资超50亿元。而南宁则凭借北部湾港的地缘优势和深厚的物流集散能力,将70%的东盟水果精准分拨,同时借助中越班列751列和超2.2万箱的集装箱吞吐量,构筑起一个全方位开放、多层次联通的“东盟集散中心”。这种互补而深度对接的操作模式,如同一条“Y”字型的产业廊道,既保证了陆运与海运的联动畅通,也为区域内各国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深化合作、多边共赢:双引擎驱动格局重构。从“海运主导”到“陆铁联运”,从“资源输出”到“产业合作”,从“双边贸易”到“多边共赢”。当“昆明陆港号”的列车驶向拉廊港的晨曦,当王家营西站的班列鸣笛开往欧洲,一条条钢铁动脉与海上丝路正将中国西南与东盟十国铆合成紧密的经济共同体。这场物流革命已远超运输效率的范畴——它改写了榴莲的价格曲线,重构了边境产业带,更重塑了6亿人口的发展逻辑。

作为泛亚铁路陆路核心节点,昆明2023年进出口商品品类已扩至2900余种,国铁昆明局2024年完成货运发送量7427万吨,创历史新高。更深远的影响来自中马“两国双园”——钦州与关丹的产业联动已拉动投资2300亿元,汽车制造与燕窝加工产业链初具规模。随着中泰铁路2030年的贯通,未来这条由陆海双通道构建的经济大动脉将进一步激发内外需求,实现供应链、资金链与信息链的高度整合,从而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双枢纽的竞合演进,恰是“一带一路”框架下陆海协同的生动实践。铁公海联运不仅是运输方式的革新,也是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战略性布局。轨枕与浪花共振之间,区域经济重组的基因密码正被破译:唯有基础设施的“筋骨”强健,才能支撑产业协同的“血脉”畅通,最终孕育共同繁荣的“肌体”。当钢铁长龙持续向南延伸,浪花淘洗的不仅是商品,更是区域命运共同体的未来。(曾雨琦)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