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铁厂修车车况差,工作量是平常的两倍多,光看着就头疼!” 工长盯着手中厚厚的任务表,眉头拧成了疙瘩。清晨的南昌南车辆段鹰潭检修车间厂修库里,金属器械的冷光映着众人凝重的脸色。
今年,车间国铁厂库任务繁重,巨大的工作量如同沉甸甸的担子压在每个人肩头。技改组的蒋霆峰在班组早点名会上主动请缨:“今年车间国铁厂库任务比较重,我申请去割库东头那个敞车!” 库东头待检修的敞车一般破损程度较为严重,蒋霆峰在早点名时主动向工长表达帮助班组分担任务意愿。
国铁厂修车的状况远比想象中复杂,车辆破损处较多,割除作业量大,且每一处切割都充满挑战。为了追赶老师傅的进度,不影响车间生产,蒋霆峰开启了 “奋斗加速度”。每天清晨,他便提前 20 分钟到达班组,提前更换好劳动保护用品、准备好工装设备,早点名一结束就开始切割作业;午休时间,别人休息放松,他拿着作业指导书学习理论知识;下班后,他像 “小尾巴” 一样紧紧缠着师傅,虚心请教切割技巧,渴望能更快提升技术水平。
恶劣的工作环境是横亘在他面前的又一难关。车库内,飞溅的火花、弥漫的烟尘时刻相伴。每当结束一天的工作,他的脸上满是黑色的污渍,如同从煤矿深处走出一般,即便花费半小时仔细清洗,也难以彻底洗净。面对旁人 “何苦来这么苦的地方,还这么拼命干活” 的疑问,他总是露出憨厚的笑容,语气轻松地回应:“我还年轻,只要能学到更多的业务知识,吃点苦没关系的。”
近年来,随着一批又一批高校毕业生涌入车间,青年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他们扎根艰苦的一线班组,凭借骨子里不服输、不怕苦的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工作难题,取得了亮眼的成绩。而车间为激发青年职工的积极性,制定了一系列针对优秀青工的奖励办法。在这样良好的氛围下,青年职工们你追我赶、相互学习,如今已成为挑起车间抢修国铁厂修车重担的主力军。
在轰鸣的机械声与闪烁的焊花中,鹰潭检修车间的青年职工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他们的青春,在铁轨旁熠熠生辉,也为铁路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黄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