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下的时代面孔:杭州这场木雕展,让传统手艺“对话”当代心灵

刻刀下的时代面孔:杭州这场木雕展,让传统手艺“对话”当代心灵

来源:中国商报网 2025-06-09 15:3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杭州,2025年6月5日 —— 一场聚焦“人”与“木”深度对话的艺术展览:「相由心生」当代木雕人像群展,今日在杭州仓美术馆(象山艺术公社)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唐域商业、循回艺术、柏木文化联合主办,仓美术馆承办,汇集了陈伟、闫睿、闫一、廖颖等17位国内知名艺术家近300件木雕人像作品,以传统木雕技艺为载体,生动刻画当代人的精神面貌与情感世界,成为当代艺术家展现文化自信与非遗创新活力的生动实践。

木雕新语:刻刀下的时代温度与心灵共鸣

走进展厅,一件件神态各异、充满生命力的木雕人像引人驻足。艺术家们用手中的刻刀,在木材天然的纹理与质感之上,倾注了对当代生活的观察与感悟。

“在信息奔涌的时代,这些一刀一凿亲手刻出的作品,凝聚着真实的人情温度。”本次展览策展人、唐域商业仓美术馆馆长易军表示,“观众在看这些木雕时,其实也是在‘看’自己,在那些木头的痕迹里,找到熟悉的情绪和故事。”

唐域商业仓美术馆馆长易军、策展人易亮发言

学术主持: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雕塑系系主任 钱云可教授发言

特邀专家: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公共艺术系教授 张海军老师发言

特邀专家: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研究生导师 单增老师发言

本次展览学术主持,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雕塑系系主任钱云可教授评价道:“这些作品把传统的木雕技艺用活了。它们不再仅仅是技艺的展示,艺术家以木‘言’志,讲述身边普通人的故事,敏锐捕捉时代特有的精神气息。这种立足当下、活化传统的探索极具价值。”

仓美术馆:青年艺术家的成长沃土与价值桥梁

作为本次展览主办方和承载平台,仓美术馆依托运营方唐域商业在非标商业领域运营优势,构建了助力青年艺术家成长与作品价值实现的生态体系。年均举办艺术展览90余场,与超500位艺术家紧密合作,为广泛青年艺术群体提供了重要艺术交流平台。

“我们不只是办展览,更希望搭建一个从创作孵化到市场对接的完整生态链。”

唐域商业这一理念体现在其多元化的实践中:通过自营的艺术品商店“CANG GOODS”,让艺术衍生品走进大众生活;借助融合阅读、剧场、展览、社交的“無書空间”,拉近文化与日常的距离;旗下的“吾时物刻”非遗文创品牌,更是成为连接传统工艺与当代设计、推动艺术品商业化的重要渠道。同时,仓美术馆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英国、韩国、新西兰等多国艺术类高校、艺术机构合作,为艺术家拓宽视野、文化出海搭建桥梁。

文化赋能:非标运营点亮城市空间

“相由心生”展览的成功落地,折射出运营方唐域商业“文化赋能商业”的核心路径。作为非标商业运营的探索者和引领者,唐域商业专注于挖掘在地文化,以独特内容和体验激活空间,拒绝千篇一律。

“我们理解的非标,核心在于深度挖掘在地文化,用独特的艺术内容和体验来激活空间。”唐域商业创始人胡雅宾强调,“仓美术馆就是我们文化全生态理念的重要载体。在这里,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它通过展览、商店、活动等形式,自然地融入市民生活,也让艺术家的才华被看见、作品被喜爱、价值被认可。”

唐域商业旗下艺术商业代表项目德信中心

目前,唐域商业版图已覆盖全国10个城市29个项目,运营面积超百万平方米,其微度假文旅商业、城市先锋艺术商业、社区邻里商业等多元产品线,均以文化为内核探索可持续商业发展模式。

结语

“相由心生”当代木雕人像群展将持续展出至8月5日。这些凝聚手工温度、承载时代精神的木雕人像,不仅是一场视觉艺术盛宴,更是传统文化在当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展览及其背后的创新运营模式,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沃土,为文化传承注入活力,也为探索文化自信落地与文化产业繁荣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杭州样本”。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