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县龙川镇:“家门口的务工车间”托起稳岗就业新希望

南华县龙川镇:“家门口的务工车间”托起稳岗就业新希望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6-09 15:3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今年以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龙川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入推进“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建设,通过盘活资源、因人施策、健全机制三项举措,不断拓宽群众就近就地就业渠道。截至目前,全镇共建成“家门口的务工车间”25个,带动1400余名群众稳定就业,人均月增收1200元;灵活就业近2500人。全镇每年通过就近务工带动就业39.5万人次,实现务工收入3160万元以上。

龙川镇立足城关镇区优势,聚焦“建强链、扩增量”,盘活闲置资源资产,通过改造、盘活、新建三种方式推动车间建设。对原有火星土城核桃加工车间、斗山黄家山菌根分拣车间进行升级改造,完善基础设施,新增就业岗位50余个;通过网格化摸排,全镇共盘活闲置土地、房屋、厂房等36处资源,新建25个车间、在建3个,涉及食用菌加工、彝绣、核桃加工、电子元件组装等多个领域。其中10个车间为集体或村小组闲置资产,通过“招小商”模式引入企业合作开发,实现小组年增收10万元以上。

新建的3个车间中,斗山社区计划引进云松食品承接菌根分拣业务,带动就业超100人;南秀社区引入企业承接剥核桃、菌根分拣业务,预计带动60人;西云社区拟引进易鹏商贸开展蔬菜、野生菌分拣包装业务,提供岗位100余个。此外,斗山社区利用村集体经济设立木材加工车间,开发务工岗位50多个。

因人施策,促进“三类群体”灵活就业

龙川镇紧扣“一老一小”群体及低收入人群就业需求,灵活设置岗位、优化用工模式,让不同群体在“家门口”实现多样化就业。

在斗山、黄陈、黄家等村组,围绕“银发工坊”模式,设立轻体力岗位50余个,为60岁以上老人和困难群众提供剪菌根、剥核桃等劳动岗位,每人每天可增收20—50元。仅火星土城善优农业核桃加工车间,已为416人提供就业服务,累计发放工资48.9万元。

为兼顾“留守母亲”接送孩子需求,龙川镇在医院、学校周边布局彝绣、制衣等车间,推行“居家代工”“朝九晚三”模式,并配套托幼服务。如南华县亿佳服装厂租用南秀三组创安室,月均带动就业200余人,人均月收入600—4200元,总发放工资超130万元,集体经济增收9.8万元。

在易地搬迁安置点火星社区和润佳苑小区,华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租用小区周边房屋设厂,已为600余人提供务工岗位,固定用工69人,95%为搬迁群众,累计发放工资240万元。

健全制度机制,完善“三项保障”服务体系

为确保车间稳得住、发展好、能带动,龙川镇同步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强化技能培训和政策支持,构建制度化就业支撑框架。

在就业平台搭建上,龙川镇通过“招小商”“引乡贤”“扩企业”三条路径,引导企业依托现有资源设立分厂或生产线,发展附加值高、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项目。同时,每年举办“乡贤返乡考察座谈会”,积极引导在外龙川籍人员回乡创业。

在组织群众就业方面,建立台账式劳动力信息管理体系,精准对接岗位需求,实现就业信息“敲门送岗”,服务3089名未就业劳动力,岗位精准匹配率达48.8%,其中“妈妈岗”“奶奶岗”占比88%。

在服务保障上,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组建专家服务组,开展个性化服务和技能培训。2024年以来,累计培训彝绣、电商、家政等技能400余人次,并为企业提供创业担保贷款135万元,带动就近就业50人以上。同时,配套“务工之星”评比、意外险购买、健康体检等机制,提升群众就业获得感与安全感。此外,围绕车间周边群众生活需求,统筹建设“职工之家”“儿童之家”“幸福食堂”等便民服务阵地,解决务工人员用餐、休息、接送孩子等后顾之忧。

下一步,龙川镇将深入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发挥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和服务力,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布局,精准搭建平台、细化服务举措,不断拓展“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覆盖范围,努力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有活干、有钱赚、有奔头。(鲁宗洲)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