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欧班列以稳进之姿拓国际物流新版图

浙江中欧班列以稳进之姿拓国际物流新版图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6-06 11:2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6月3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铁路物流中心发布一组数据:今年前5个月,浙江中欧班列累计发运904列,发运量同比增长约8%。

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历史同期纪录,更在复杂国际环境中凸显长三角外贸的“压舱石”作用。在义乌西站,满载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的班列每周稳定开行35列,货值占全国中欧班列出口总额的18%;在金华南站,首趟“跨境电商+市场采购”混合编组班列实现“一柜多单”,小商品出口效率提升40%。这些数据背后,是浙江中欧班列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从单一运输通道升级为“全球买、全球卖”的供应链枢纽。

浙江中欧班列的“稳进”密码,在于“一市一品”的精准布局。针对义乌小商品市场,定制“义新欧”专列,推出“9610”跨境电商报关模式,使发运时效压缩至12天;针对杭州数字产业,开通“数字丝绸之路”班列,搭载服务器、智能终端等高附加值产品,货损率低于0.1%;针对宁波舟山港,创新“海铁联运+班列”模式,实现集装箱“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更值得关注的是,浙江首创“班列+保险”金融产品,为中小企业提供运费风险保障,覆盖企业超2000家。这种“产业+班列”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长三角外贸生态。

在浙江中欧班列运营中,数字技术成为效率倍增器。北斗导航系统实现班列全程定位追踪,误差控制在5米以内;区块链平台打通中欧海关、铁路、企业数据孤岛,使跨境单证处理时间从72小时缩短至4小时;5G+AI视觉检测系统在义乌西站自动识别集装箱残损,准确率达99.8%。更值得关注的是,杭州铁路物流中心开发的“数字班列”系统可智能匹配货源与运力,使空箱周转率提升35%。这种“数字孪生”的运输模式,正在推动亚欧大陆桥从“物理连接”向“数据连接”跃升。

浙江中欧班列不仅是物流动脉,更是战略支点。在金华,中欧班列带动义乌国际商贸城七区设立“一带一路”国家馆,进口商品销售额年均增长30%;在衢州,依托班列运输优势,巨化集团氯碱化工产品出口俄罗斯成本降低25%;在湖州,美达家纺通过班列直达中亚市场,订单量同比增长50%。这种“通道+枢纽+产业”的联动效应,使浙江中欧班列成为内陆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跳板”。据测算,班列每增加1列,可带动周边产业就业岗位新增12个。

当浙江中欧班列的钢铁驼队穿越白俄罗斯的广袤平原,当数字轨道在亚欧大陆架起“云端桥梁”,这条新时代的“丝绸之路”不仅承载着货物,更传递着长三角的开放胸襟与创新智慧。从九百列运量的突破到产业协同的创新,从数字赋能的变革到战略价值的释放,浙江中欧班列正以物流为笔,在亚欧大陆书写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当列车呼啸着驶向远方,中国铁路也以稳进之姿,为世界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确定性,让“浙江制造”的旗帜在“一带一路”上高高飘扬。(秦伟)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