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由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指导、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新研究院和北京市盲人学校联合发起主办、清华附中管庄学校协办、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支持的“音创未来光明行”公益活动在北京市盲人学校温情举行。本次活动以音乐为纽带,通过互动体验、文艺表演与深度交流,为视障学生带来了一场特别的“声光”体验,传递社会关爱,呼吁更多人关注视障群体的无限潜能。
作为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重点支持的公益项目,“音创未来光明行”由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提供专业指导,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新研究院策划执行。活动汇聚了中国传媒大学、清华附中管庄学校清韵交响乐团等50余名志愿者,共同为盲校学生打造了一场沉浸式音乐公益活动。活动以“用心倾听 用爱同行”为主题,旨在通过音乐抚慰心灵、促进社会包容,搭建明眼人与视障群体之间的理解桥梁。
活动现场设置了形式丰富的互动体验环节。 在“听声识乐”环节,志愿者演奏小提琴、长笛等乐器,盲校学生通过声音猜想乐器形态,并亲手触摸验证,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闭目探路”环节则让视力正常的学生与视障学生互换角色,在模拟的黑暗环境中依靠声音引导完成行走任务,亲身体验彼此的世界,深化相互理解。此外,“盲文共学”环节中,盲校学生化身“小老师”,一对一指导志愿者用盲文书写名字与活动主题,在知识的传递中增进情谊。
清华附中管庄学校清韵交响乐团演奏了《卡农》《舞龙》《凤阳花鼓》等经典曲目。中国传媒大学师生则带来了原创音乐作品,用旋律传递希望。活动特别设置的“心光相映”环节,让学生们通过配对交流、互赠礼物,建立起“跨越感官的友谊”。
为确保活动安全顺利,主办方提前对志愿者进行沟通技巧与安全培训,并制定风险预案,包括备用音响设备、心理疏导服务等。活动全程融入无障碍设计,通过语音引导、触觉反馈等方式,保障每位学生的平等参与。活动负责人表示:“我们期望通过音乐打破刻板印象,让社会看到盲童的创造力与潜力。”活动视频将剪辑后发布于公益平台,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视障教育,助力盲童成长。
“音创未来光明行”不仅是一场公益活动,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继2023年4月26日、2024年5月16日成功举办后,今年“光明行”再次温暖启航,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该公益项目的持续深入。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新研究院、清华附中管庄学校、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携手各界爱心力量,以实际行动证明:光明不仅存于眼中,更生于心中。未来,这场“声影同行”的温暖之旅将继续延伸,为更多特殊群体点亮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