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牵手塞北,衢州音乐剧《南孔》在呼和浩特热演

江南牵手塞北,衢州音乐剧《南孔》在呼和浩特热演

来源:中国网 2025-05-20 11: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我们是看了衢州发布与青城融媒做的城市联动过来的。我是衢州人,我的爱人是内蒙古人,这部《南孔》对于我们也有特别的意义,就像他们说的,江南牵手塞北,是跨越三千里的缘分。”5月15日晚,家在呼和浩特托克托县的周先生带着爱人赶到了内蒙古呼和浩特乌兰恰特观剧。

当晚,音乐剧《南孔》巡演呼和浩特站在此开启,与此同时,“看《南孔》好剧,游衢州古城”衢州古城旅游推介活动呼和浩特站同步开启,千余名观众感受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南孔》根据“孔洙让爵”的经典历史事件,讲述已在浙江衢州安家百年的孔氏南宗,受元世祖诏命重回山东曲阜奉祀的故事。孔子第53世嫡长孙衍圣公孔洙,为了心中的天下和家庙的守护,将“衍圣公”爵位让于曲阜宗弟后,回到衢州化官为民、衍圣弘道。

该剧在艺术呈现上独具匠心,舞台设计也别具一格,大幕拉开,一本名为“南孔”的书缓缓打开,宣纸质感与文墨清香扑面而来,舞台上的时空转换充满中国式的留白表达,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中。

“我本一介凡人,忝居爵位半生!”“此后大宗唯孔,无分南北西东。”……舞台上,演员们深情高歌,南孔儒风扑面而来。100分钟的演出,观众沉浸其中。演出结束时,众演员行作揖礼谢幕,舞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部音乐剧让我们感受到了家族的力量,天下孔氏后人是一家,凝聚在一起,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能起到强大的作用!”观看完《南孔》后,当地85岁的孔氏宗亲孔庆先感受颇深。

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党先生观剧后说:“感谢衢州市为我们呼和浩特的市民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南孔》也为我们这些蒙元历史的研究者、爱好者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除了演出,剧场外,沉浸式南孔市集也给观众带来惊喜。观众体验点茶、对弈棋局、“逢考必过”祈福、对《论语》名句赢衢州古城定制铜钱等互动项目,营造出“文化味”与“烟火气”交织的独特氛围。

此外,包括衢州古城系列冰箱贴、南孔票夹等在内的衢州古城文创产品也在现场备受观众青睐。

在AI换脸互动区,观众上传自拍即可生成“南孔角色”艺术写真,一键扮演孔洙等剧中角色。

笔者特别注意到,衢州也把鸭头、德辉酥饼等鲜辣美食带到了现场。穿着国风服饰的观众大快朵颐地挑战着吃鸭头,辣得额头冒出了汗珠,也成为了现场一道特别的风景。“我是衢州人,听说‘娘家人’要来,我把本地的同学也带过来体验一下。”在内蒙古大学读大一的卢云祥在现场带着同学姬渊峰边啃鸭头边说,他还邀请同学暑假来家乡衢州旅游。

据悉,当天衢州还推出了专宠呼和浩特市民的免费游活动,邀请市民了解衢州、走进衢州。5月15日起一个月内(不含法定节假日),呼和浩特市民凭身份证到衢可享受烂柯山、药王山、天脊龙门、龙游石窟、民居苑江郎山(不含郎峰)、仙霞关(不含“戴氏旧居”二楼)、廿八都、清漾村、浮盖山、三衢石林、梅树底、根宫佛国、钱江源14个景区免费畅游。

笔者了解到,该剧自2023年首演以来,已走遍了全国数十座城,巡演百余场,收获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衢州立足文化资源优势,借力音乐剧《南孔》全国巡演,积极谋划衢州文旅推介活动,探索出‘文化+N’的创新模式。通过精心设计的‘文化+旅游’‘文化+美食’‘文化+科技’等多元路径,有效丰富了受众体验,使之成为推介衢州城市的重要载体。”中共衢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呼和浩特站的演出结束后,《南孔》还将前往河北保定、湖北武汉等城市演出,持续传播南孔文化,让更多观众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周洋 洪杭萍 吴昊斐等)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