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案智慧数字教育,共建“教联体”创新实践路径

聚焦全案智慧数字教育,共建“教联体”创新实践路径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5-15 16: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5月15日,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主办,济南全案工场协办的“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创新与实践论坛”在济南顺利举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韩民、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薄存旭、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王志刚、全案工场(快提分)创始人张建峰、家校协同专委会理事长苏君阳等人员应邀出席。

(2025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创新与实践论坛合照)

会上,全案工场创始人张建峰进行了《教育数字化助力"教联体"建设》专题报告。张建峰表示,“作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重要理事成员,全案工场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号召。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方面,依托自身数字教育平台共建校园协同课程,协同开展教育数字化试点班建设。深度融合数字科技与教育,建立‘1+N’模式下的分层课程体系,集‘学习规划师、双学管、督学师’于一体的服务体系,整合双师智慧课堂、‘OMO’教学模式、AI智能硬件等数字化工具,搭建贯通‘课程研发、教学服务、智能硬件、校园公益矩阵、高校产研共创基地’的核心板块,充分赋能初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全案工场创始人张建峰)

在数智化赋能教育教学方面,“1+N”分层课程体系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全案工场利用平台数据库与AI技术保障教学精准化,建立敏捷响应机制,实现学情数据的有效沉淀,持续驱动课程体系与教研工作的动态迭代。此外,全案工场与高校共同建设“教研与产创共融”基地,培养符合教育行业需求的“实践型+复合型”人才;推动学术教研转化与创新,构建区域性教育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促进区域产业链与教育链、产研链的深度融合,响应国家“产教融合”政策,推动省内产业“集群化+共建化”发展。

“教育数字化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教育数字化生态系统的结构性重塑。深化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从教研模式、教学模式、服务模式、人才培养、技术驱动革新等多方面推进教育数字化生态升级”,全案工场创始人张建峰在论坛上强调。全案工场充分发挥智能技术的变革性力量,建立优质教育资源跨区域共享平台;构建覆盖学业发展、心理健康、升学规划及家校协同的公益矩阵教育支持体系,推动教育公益服务迈向标准化、精准化与可量化。

(全案工场创始人张建峰)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委会理事长苏君阳在发言中表示,“教联体”建设是落实教育强国战略的关键举措,需凝聚家校社三方合力。他充分肯定以全案工场(快提分)科技型企业为代表在AI赋能教育中的实践成果,并呼吁更多科技型教育企业参与,共同构建“公益化、智能化、可持续”的教育生态。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