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贵之巅 雾锁重峦
分布各处的收费站如星光点点
照亮着往返不息的车流
烟雾缭绕间
22朵青春之花
用每一次微笑和招手
守护着
云南省、中国建筑
首个数字化、智慧化收费站
云南三清高速云泉收费站
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听听她们的守护故事
过去一年,云泉收费站经历了开站准备、人员培训、智慧化改造、特色收费站创建、属地攻坚等一系列变革,逐步由一个坐落在高原深山间的偏僻小站,成长为“中建运营”在云贵高原最为响亮的代名词。
民生,是三清高速最初的底色
2019年秋,三清高速正式开工建设。2021年4月,三清高速马龙南收费站正式开通车收费,自此拉开三清高速分段通车运营的序幕。同年底,云泉收费站开通运营,为全线通车运营打下坚实基础。
“云泉收费站的建设,一开始就只为了改善周边民生。云泉站所在的云泉村仅有500户不到2000人,而大庄乡也仅仅不到2万人,实在支撑不起一座收费站的运营需求。”三清高速站级综合管理陈吉磊。
云泉收费站距离大庄乡政府所在地约10公里,距离曲靖市中心约50公里,距离三清高速昆明市出口约80公里。在三清高速未通车之前,从这里出发,到大庄乡需要半个多小时车程,到曲靖市需要2个多小时,而到昆明,则需要先往曲靖方向然后掉头才能上高速,80公里的路程实际需要走出150余公里。对于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云泉村和大庄乡而言,这无疑不是横亘在几代人心中的一条致富路。
在多方努力和争取下,云泉收费站才得以进入三清高速的建设规划中。云泉收费站的通车,使附近几千亩种植基地的蓝莓,遍布山野田间的瓜果蔬菜,以及被云南人视为珍宝的野生菌,从此有了快速走上城市餐桌的机会。时光流转,从前的运输难题迎刃而解,寂静的山林田间陡增许多马达的轰鸣,一条路正悄然改变着一座大山和一群人的命运。
坚守,是七彩云南最美的亮色
“我们刚到这里的时候,好几个女生都哭了。这里太偏僻了,没有网络、没有水,买瓶饮料都要走上五公里去村子里的小卖部......猫头鹰一整晚一整晚的叫,晚上吓得根本睡不着。”三清高速云泉收费站收费员田羽绒。
对于这群刚走出大学校园的的职场新人而言,在那些没有网络、没有霓彩的夜晚,眼前的苦寂甚至比远山的浓雾还要迷茫。
立足岗位做贡献,是每一个职场人都听过的一句话。可对于这群年轻人而言,坚守,是她们在夜里唯一的光。
炊烟徐徐,离孤独太近。鸟语叽叽,离人群太远。她们自嘲“工作像修禅”,却从未想过要离开,“一个都不能少”是她们对自己和对这里最初也是最后的倔强。
开站之初的18人,就这样坚守了下来,与“18罗汉”颇有相似。自己做图纸、搬砖、砌墙,自己刨地、栽花、种树,为荒地增添几抹新绿,为白墙画上一幅浓妆,用枯草搭起一座亭台,用碎叶铸起一座院墙。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在这远离城市的一片苍凉之中,镌刻出了不一样的青春模样。
奋进,是中建青年最亮的本色
2023年4月,云泉收费站开始智慧化改造,引入“多车道自由流并行交易技术”,采用空间换取时间的方法,在收费站前端引进安装预交易系统,在混合车道引入新型智能车道收费机器人,使收费车道能够同时具备ETC专用车道、无人值守ETC/MTC混合车道及机器人自助缴费通行功能,多维一体实现“匝道预交易+云收费+机器人智能收费”,大幅改善车道缴费导致的拥堵情况,实现车辆快速通行。
相较传统ETC车道,实现了进出站点的窄岛化和无人化布局。同等规模大小的收费站,可设置更多车道,简化物理布局,减少设备投入,提升收费站的整体通行效率。
然而,投入的减少、效率的提升,也就意味着收费站原本规划编制的18人,现在只需要一半不到。曾经为了生活,她们找了无数个理由劝自己留在这里。现在为了工作,她们又要想法设法说服自己选择放弃。时代未停的脚步,终究没有因为山高林密被滞留在城市里。
2023年4月14日,三清高速曲靖段最后一个收费站——马鸣站正式联网收费,从云泉收费站离开的10人,在这里开启了新的征程。这是一个比云泉站更为偏远的地方,可来这里却需要比留在云泉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们是竞选上岗,只有在考核评比中获胜的才有机会来这里。留下的都是手下败将......”三清高速马鸣收费站负责人张婷。她眼神坚定,语气中带着几分戏谑的心酸。可这,正是她们这个年纪最好的担当。
创新,是中建运营最好的特色
改变,是为了更好的守成。
工作间隙,她们开始走出去。有时孤身为伍,有时三五成群,不为捡起残破时光,与手机有没有网络无关。
走村串寨、跑街串巷,在田间与农户一同耕作,在商场为他们卖力推销。她们的面颊不再雪白,她们的双手变得更加有力。村里的老人开始期盼她们上门,过往的司机开始主动找她们交谈。她们开始以一张共同的名片出现在周边群众的视野里、货车司机的的等候中、商场老板们的电话簿上,她们的力量虽然依旧弱小,她们的队伍却变得更加强壮。
实践中,她们以“秀美大庄 七彩云泉”为主题,创新“高速+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将生态旅游、农产品销售与特色收费站创建融为一体,以收费站为集散中心,帮助群众卖出农产品20余吨,组织城郊旅游推介活动10余次,开展志愿服务累计超过400多个小时,为过往司乘提供热水,走进校园讲解交通知识,逐步探索出一条高速公路收费站新的发展服务模式。
在她们的影响和启发下,三清高速深度结合各收费站点地域特色,围绕乡村振兴、旅游发展、农产品集贸及高速通行服务等,积极发挥各收费站点的集约疏通功能,全面推进特色收费站建设,努力将各收费站打造成为小区域的经济文化集散和传播中心。
“绿色发展 生态月望”“蓝色力量 薪火马鸣”“红色基因 魅力马龙”等相继在三清高速其它收费站落地开花。一站一景观,十里不同天,三清高速终以她们迸发出的青春活力,写下“中建运营”崭新的篇章。
傍晚,暮色漫过云泉收费站,四下寂静无声,智能收费机器人“中建蓝宝为您服务”“祝您一路平安!”的电子音与暮色交融交汇。她们被车灯拉长的身影,用8小时定义“收费站”,用24小时定义“守护”。那些未说完的故事,都沉进了收费站彻夜通明的灯火中。
月色如画,她们的故事还在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