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绿意盎然。南京审计大学乡审工程项目组的成员们怀揣着对乡镇审计事业发展的关切,走进多个乡镇,与当地村民和村干部展开深入访谈,旨在全面了解乡镇审计员体制是否科学、合理,为完善基层审计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图1 项目组成员出发图
在江苏、山东、福建、四川、海南与宁夏六个省份多个乡村,项目组的成员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在走进乡村的过程中,项目组一行首先来到村委会,与村干部们围坐在一起,展开亲切交流。村主任详细介绍了本村的财务收支、项目建设等情况,他表示:“这些年村里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资金往来也日益频繁,审计工作对规范村里财务管理至关重要。乡镇审计员是我们身边的‘财务管家’,他们的监督能让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村民们也更放心。”然而,他也坦言,目前乡镇审计员在专业知识储备上存在一定短板,面对复杂的财务数据和新型审计业务时,偶尔会感到力不从心。
随后,项目组走进村民家中,与村民们拉家常、谈心声。一位村民说道:“以前村里有些项目,我们都不太清楚钱花哪儿了,自从有了审计员,村里的账目公开得更详细,我们心里也有底了。”但也有村民反映,部分审计员在工作中存在“走过场”的现象,希望能进一步加强审计工作的严肃性和实效性。
据了解,乡镇审计员体制在保障基层资金安全、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基层经济活动日益多元化、复杂化,现行体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南京审计大学乡审工程项目组负责人张含语介绍,他们在走访多个乡镇后发现,部分乡镇审计员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难以适应新时代审计工作的要求;同时,审计员的管理和考核机制不够健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深入剖析这些问题,项目组成员运用专业知识,对收集到的大量访谈资料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还与南京市浦口区审计局局长进行座谈,探讨如何优化乡镇审计员机制,以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南京审计大学乡审工程项目组表示,此次调研工作将持续深入开展,后续还将通过案例研究、专家访谈等方式,为乡镇审计员体制的完善提供科学、可行的建议。未来,他们希望能与地方政府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乡镇审计员体制不断优化,为规范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高校力量。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是对乡镇审计员体制的一次全面“体检”,也为探索基层审计工作新路径、新方法提供了契机。相信在高校、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乡镇审计员体制将更加科学合理,为乡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