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无边界联合育人会议在华珠成功举办

2025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无边界联合育人会议在华珠成功举办

来源:固原新闻网 2025-04-15 14: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13日,由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学会主办、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承办的“数智赋能 生态共创 向上突破——2025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无边界联合育人会议”在华珠珠江剧院举行。会议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华珠师生代表500余人,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下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路径。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学会副会长、华珠副校长袁炎清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华珠的办学特色与发展成就。他指出,学校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坚持“对外开放、共建共享、无边界合作”的理念,致力于推动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他表示,华珠以现代传媒影视艺术为特色,智能技术为支撑,正积极探索“数智赋能”与“生态共创”相结合的教育新模式。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学会副会长、广州医科大学副校长李建华在致辞中结合人工智能深刻变革教育生态的现状,系统阐述了数智时代育人创新的三维路径。她指出,通过构建“虚实融通教学场景、动态知识图谱体系、数据驱动评价模式”的数智赋能机制,可有效突破传统教育物理边界。针对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她认为需要建立“数据共享-课程共建-成果共赢”的生态共创机制,借鉴澳门城市大学的“校产无边界融合”模式和华中科技大学的跨文化虚拟协作项目经验,打造湾区教育共同体。

会议期间,五位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创新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叶桂平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王小青副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苏涛教授、广东金融学院教授李艳以及超星泛雅集团副总经理权中刚等专家,分别从产教融合、跨文化教育、AI赋能教学、智慧课程创新以及AI赋能教育等多个角度,阐述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专家们一致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深刻改变着教育生态,为高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构建“虚实融通”的教学场景、“数据驱动”的评价模式以及“智慧互联”的教育平台,可以有效打破传统教育的物理边界,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同时,专家们还强调了“生态共创”的重要性,认为高校、企业及区域之间应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探索“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赛教融通”的人才成长新模式。

会议不仅为教育界同仁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宝贵平台,也为构建跨校、企业、区域的无边界联合育人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方,华珠充分展示了其在推动高等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区域教育竞争力方面的实践成果。学校通过深耕专业特色、聚焦湾区需求,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业及研究机构开展合作,构建无边界育人平台,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会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华珠在推动高等教育范式重构中迈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关键一步。展望未来,华珠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教育理念,坚定实施“高端化、全球化、个性化”发展战略,携手各界同仁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之路。同时,华珠也将继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业及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为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与繁荣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撰稿:陈思华 布帆 高铭锴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