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铁路运力升级 奏响交通现代化“进行曲”

新疆铁路运力升级 奏响交通现代化“进行曲”

来源:固原新闻网 2025-04-07 13:4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的“肉孜节”与“清明节”假期叠加,新疆铁路部门依托“天山雪莲”服务品牌,增开297列临时旅客列车,辅以精准的客流预判和全面的服务优化,交出了一份应对出行高峰的亮眼答卷。这一举措展现了新疆铁路部门在复杂运输环境下的应变能力,更折射出公共服务领域以民为本、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向,为边疆地区节假日出行提供了可复制的“新疆样本”。

扩运力,提高运输效率。新疆铁路部门打破传统“等客上门”的被动模式,通过数据驱动决策、动态调整运力,实现从“能运尽运”到“精准匹配”的跨越。铁路部门通过历史客流规律和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考量,以南疆库尔勒、阿克苏、喀什、和田,北疆伊宁、博乐、阿勒泰、奎屯、克拉玛依和东疆哈密等主要节点城市间的探亲旅游、踏青祭扫以及通勤和学生为主,做出“南疆134列、北疆143列、东疆20列”的差异化配置。这种“热点线路重点覆盖、新兴需求前瞻布局”的策略,能够有效缓解传统干线的运输压力,激活旅游经济的新动能。

兼统筹,大数据与动态响应的有机融合。在运力扩容的背后,新疆铁路部门对客流的精准预判更具示范意义。将双节划分为肉孜节(探亲流主导)和清明节(祭扫+旅游流叠加)两个差异化运输期,并分别制定63.2万、76.11万人次的量化目标,展现了从经验判断向数据决策的转型。这种精细化管理的实现,依赖于历史客流分析、预售票动态监测、区域经济数据等多维度信息的融合。此外,新疆铁路打破了传统运输计划“一刀切”的模式,当客流量、流向随市场变化波动时,临客开行方案可及时优化,既避免运力浪费,又能防止局部线路超负荷运行。这种柔性调度机制,正是现代交通治理从“计划主导”转向“需求适配”的缩影。

重服务,从功能满足到情感共鸣的体验跃升。如果说增开列车解决的是“走得了”的问题,那么新疆铁路的服务优化举措则瞄准了“走得好”的新期待。在硬件层面,增设人工窗口、快速安检通道直接提升了通行效率;“天山雪莲”服务品牌的深化实践,标志着新疆铁路从基础服务保障向人文关怀赋能的转型升级,让旅客在旅途中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情。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措施并非孤立存在:重点旅客帮扶体系与快速通道的结合,保障了特殊群体的权益,避免了对普通旅客的流程干扰,更体现了资源分配的精准性。

从“绿皮车时代”到“智慧铁路新时代”。新疆铁路奏响了边疆交通现代化的进行曲。这不仅是基础设施的扩容,更是治理理念的革新——在“流动的中国”图景中,新疆铁路正以“铁”的担当,书写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生动注脚。当列车穿越天山南北,带走的不仅是归乡的游子与远行的旅人,更是一个地区发展的信心与温度。(作者:田野、赵志伟)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