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记者张漫子、王普)“5G还在使用中,为什么要发展6G?”正在进行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中,记者找到答案。
“6G的核心突破在于智能通信与AI的深度融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在“6G技术与产业创新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说,传统通信系统主要关注数据传输,而6G则通过引入AI,实现通信与智能的双向赋能。
AI时代,6G与AI相互赋能、彼此成就。
“AI的发展离不开数据、算力、算法。”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说,这也意味着AI的发展离不开网络。此外AI的进一步发展还需要大量协作,比如智能体与模型之间的协作等,都需要网络环境。
3月29日拍摄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6G技术与产业创新论坛”现场。新华社发
与AI融合的特征,意味着相较于5G,6G不再只是一次通信技术的跃迁,而是解锁AI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
“6G将推动社会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演进。6G加持下,机器人有望像今天的手机一样普及。”中国移动集团级首席专家、中关村泛联院首席科学家刘光毅说。
目前,6G将更好地服务AI时代,已成为业内共识。张平等专家表示,6G不仅能增强搭载AI的机器人、汽车、无人机等实现智能体之间的互联与协作,还能提升数字空间与物理世界的实时交互能力,推动AI的“丝滑级”响应,加速社会数字化转型。
北京近年来紧抓机遇,以国家战略为引领,在6G领域积极布局探索。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29日在中关村论坛发布的《北京6G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显示,过去一年,“北京方案”推动6G实现“三个率先”:一是率先印发首个省市级6G规划,描绘6G发展路径;二是率先建成国际首个通信与智能融合的6G外场试验网,推动6G向系统性创新迈进;三是率先完成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全球首个6G标准立项。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6G最新成果亮相中关村展示中心常设展。新华社发
与会专家指出,2025年6G标准化工作将全面展开,进一步推进6G关键技术与未来相关场景的深度研究。“我们将与合作伙伴共同攻克6G技术难题,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协同推动国际合作,凝聚全球发展共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程建军说。
今年6G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张平认为这一动作“必要且及时”。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