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法治种子”播至每个角落

“去工地”“去麦田”“去教室上课”……代表们立足自身岗位,以实际行动助推法治建设与民生需求融合,把“法治种子”播撒到每个角落。

把“法治种子”播至每个角落

来源:法治日报 2025-03-12 09: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代表们将在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

返岗后,代表们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法治日报》记者采访了3位代表,聆听他们第一件事中有哪些“法治元素”。

“去工地”“去麦田”“去教室上课”……代表们立足自身岗位,以实际行动助推法治建设与民生需求融合,把“法治种子”播撒到每个角落。

为工友上好安全课普法课

每天早上6点半,在单位地下车库一角,给当天出工的农民工上“安全课”,并检查每个人的安全帽、高空作业安全带、安全马甲穿戴情况。

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三箭劳务管理有限公司油漆工班组长陈雪萍每天清晨的工作场景。

“他们从农村出来打工,家里老人孩子都盼着平平安安回去,我得对他们的安全负责。”陈雪萍说,“一开始他们也嫌我烦,但是时间久了就知道安全生产才是生命线。上安全课,我不是空谈,谁昨天贴瓷砖电线挂的位置不对,谁没穿防滑鞋,我都得批评到人,做得好的也表扬到人。”

陈雪萍告诉记者,回去第一件事就是上工地,看看工友们过得好不好,向工友们传达全国两会精神,给工友们上安全课、普法课。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13年来,陈雪萍一直为保护农民工的权益奔走呼吁,被很多人亲切地称为“农民工代言人”。“我觉得老账、旧账仍是解决农民工欠薪的痛点。我建议政府加大清欠力度,推进农民工欠薪旧账清零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陈雪萍说。

“‘送法到工地’这项工作很重要,关系到每位农民工和他的家庭,不仅能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也能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营造良好法治环境。”陈雪萍说,“希望公安民警、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多到工地送法,为农民工撑起‘权益保护伞’。”

培养懂法守法新型农民

“我回去第一件事是去麦地里看看。3月初,小麦开始进入返青期,该浇水施肥了,过几天天气暖和了,还得除草。”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邑县富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德东说。

这几天,魏德东接到好几位种粮大户打来的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回去,请他传达会议精神。

魏德东认为,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还要懂法守法。“建议政法部门多给农民普法,要丰富普法的形式,让法律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农民接受,了解与自己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魏德东说。

“作为一名从事新型农业经营服务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我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带领农民种好地、多打粮,努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多贡献。”魏德东说。

推进法治教育进课堂

“回去第一件事是先备课上课。11日闭幕,12日下午我就有课了,来北京之前给学生讲完了第一单元,回去该讲第二单元了。”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华宇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教师王晓菲笑着告诉记者。

王晓菲在教机械设计基础课,她带的本科智能制造工程大二班共有43名学生。

“回去以后的重要任务就是传达全国两会精神,我在思考怎么讲才能讲透讲深。从报到到参会、到接受采访,我都要跟师生分享感受,共同学习进步。”王晓菲说。

王晓菲认为,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知识,还要学规矩学法律。“为了推进法治教育进课堂,我们邀请民警、检察官、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定期给师生上法治课。希望以后能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活动提升法治课效果,让法治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王晓菲提出强化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建议。“要明确网络游戏企业主体责任,要求网络游戏企业建立完善的防沉迷系统,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册登录。对未严格落实防沉迷要求的网络游戏企业,加大处罚力度,直至吊销相关许可证。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定期对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王晓菲说。 本报记者 李娜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