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角逐“演艺+旅游”新赛道

多地角逐“演艺+旅游”新赛道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1-13 08: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4年,“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休闲方式,“演艺经济”为多地开辟了文旅发展新空间。“演艺+旅游”,这种融合发展创新模式,具备沉浸式、强互动、重体验等特征,契合游客场景化消费的新需求,被旅游业界视为2025年的“黄金赛道”。对于游客而言,它也是认识、了解一座城市的重要途径。

为城市“圈粉”

新年伊始,《寻梦沧海》完成了第500场演出,为新一年山东青岛旅游演艺开了好头。这部由青岛旅游集团出品的大型沉浸式航海史诗音乐剧,应用现代科技,从视觉、听觉、动感,甚至嗅觉等方面,为观众提供沉浸式体验。该剧还入选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金声玉振”中外舞台艺术精品剧目演出季名单。不仅如此,当地还结合该剧,围绕“向海图强”研学主题,将奥帆博物馆、海洋科学馆、国际会议中心串联形成特色研学线路,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海洋,是青岛重要的旅游资源,海洋文化则是重要旅游吸引物。2024年2月,青岛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迈出青岛凸显海洋文旅特色的关键一步。《寻梦沧海》则为青岛海洋文旅增添又一重魅力,成为青岛一张文化名片。“不容错过的演出”“值得一看”,众多观众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观演心得。

“演艺+旅游”为全国多地带来了发展新机遇。

2023年,《泉州市新形势下促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激励措施》出台,对大型演唱会落地泉州实施多种激励措施。据统计,2023年、2024年福建泉州举办大型演唱会50场,观演规模超80万人次,带动餐饮、住宿、旅游等产业消费超100亿元,多场大型演唱会的外地观众占比超50%。许多为了演艺而来的外地游客,被这座世遗之城“圈粉”。云南“演艺经济”持续火热,2024年,全省50多台精品旅游演艺中,有15台实现“天天演”。四川成都2024年开展各类演出超2万场,观众达1000万人次。

带动效应强

正是赏雪玩冰时节,吉林长春冰雪旅游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1月5日傍晚,长影世纪城里,“冰雪奇幻 魅力天宫”2025长白天宫国风盛宴举行,歌舞表演与古典花灯相互映衬。既能观赏花灯、游览景区,又能欣赏高水平演出,游客感慨“不虚此行”。在各大景区游玩、看演出,成为这个冬季长春旅游的亮点。莲花岛影视休闲文化园里,不仅有新推出的大型沉浸年代剧《这是长春1948》,也有沉浸式体验剧,让游客“走进剧中”过戏瘾。长春世界雕塑园则推出大型实景剧《冰嬉图》,在冰面上再现古老的冰嬉场景。“演艺+冰雪旅游”,为游客感受长春独特的冰雪魅力打开了新窗口,也推动了长春冰雪文化的传播,为冰雪经济注入更多活力。

多地的实践证明,“演艺+旅游”不仅能为举办地带来票务收入,还有效拉动餐饮、交通、住宿、观光、休闲等多领域的消费。

2024年年末,成都举行关于推动演艺市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政策解读座谈会,并发布《成都市关于推动演艺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演艺与旅游联动,5000人以上的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举办前2天至后2天期间,观众可凭演出门票实名免费参观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永陵博物馆,免预约参观成都市美术馆、成都博物馆、成都市广都博物馆。

日前举行的2025年北京市朝阳区两会“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主题发布会”上透露,2025年,朝阳区将构建“一核心多集群”的演艺空间格局,认定演艺新空间数量不少于30家。据朝阳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朝阳区“演艺+旅游”发展红火,大型演唱会举办密集,“跟着演唱会去旅行”成为新风尚,朝阳区旅游收入保持全市第一。

文化新表达

看演出,已经成为许多游客到陕西西安旅游的必选项。河北游客崔一萍多次去过西安,传统旅游景点基本都去过,如今吸引她“一去再去”的是各类演出。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舞台剧《鼓》、大型歌舞《西安千古情》、实景歌舞演艺秀《驼铃传奇》……数据显示,2024年,西安21部精品旅游演艺演出近3.6万场次,接待游客超1600万人次,还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26台44场次,“西安演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2024年12月1日晚,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脚下的华清宫内,2024版冰火《长恨歌》正式拉开帷幕。冰火《长恨歌》自2021年冬季推出后,将历史故事、舞台演艺和现代科技巧妙融合,为冬季旅游演艺市场添彩,收获市场好评。华清宫景区+《长恨歌》演出已成为西安旅游的热门选择。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洁表示,依托唐文化的深厚艺术魅力,不断融入新的元素,是该剧成功的重要原因。

对传统文化进行时代化表达,是西安许多演艺项目的共同特征和成功经验。例如,新编历史舞台剧《赳赳大秦》让文物在舞台上“活”起来,《无界·长安》展现秦腔、皮影等陕西非遗魅力,舞台剧《鼓》奏响“中国古代交响乐”等,它们成为游客了解西安文化的媒介。

随着文旅融合的不断推进,巧用文化元素,成为各地打造“演艺+旅游”产品的重要途径。“一个好的演艺产品,能激发观众了解、探寻当地历史文化的兴趣。”崔一萍说。(记者 尹婕)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