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青岛陆续迎来八方来宾。7月8日,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将在青岛启幕,约350名国内外嘉宾齐聚青岛,共商绿色发展大计。7月7日,“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媒体采访团青岛行”活动先行启动,来自24个上合组织国家的24位媒体代表走进海信国际中心、海尔科创生态园、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青岛啤酒博物馆等,实地了解青岛企业在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近距离感受“美丽青岛”建设成就,领略到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所迸发出来的蓬勃生机。
“科技创新成果令人印象深刻”
7月7日上午,上合组织国家媒体采访团首先来到海信国际中心,在智能展馆中,媒体人现场参观了海信旗下电视、冰箱等系列产品的最新成果,新型显示和激光显示等高端技术产品引起了他们的浓厚兴趣,纷纷上前体验全球先进的科技成果,并用手机录下整个体验过程。
事实上,作为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企业之一,海信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亲历者,也是“绿色故事”的讲述者和传播者。海信一直非常重视节能环保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多年来以显示和图像处理技术为核心,在视像产业生态链纵深布局,聚焦家庭、商用、车载3大场景,自主研发的ULED X和激光显示两大高端技术平台全球领先。
在智慧教室解决方案终端屏幕上,埃及《今日埃及人报》副主编哈立德·沙米试着写下自己的名字,感受智慧教育成果的与众不同。“这是我第二次来中国,每次来都能感受到不一样的东西。今天参观了青岛的企业,感觉他们发展非常好,很多技术在国际上领先。”哈立德·沙米说,他希望更多中国企业能到他的国家去发展,也希望“上合伙伴”越来越多,相互达成更多共识和合作。
“我非常希望海信等中国企业能够到我们国家去建厂,拓展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哈萨克斯坦《第一新闻网》主编叶尔然·巴格达托夫在参观过程中感受良多,他说中国企业不仅科技水平高,而且具有人文关怀精神,非常注重培养企业员工个人的发展。
在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只见高度轨道吊在集装箱堆场往来穿梭,自动导引车在码头上快速行进,繁忙的码头几乎空无一人,全球首个融入“氢+5G”的智慧、绿色码头,让在场的外国媒体人大为震撼。
“现代化港口的技术和进步让我印象深刻,中国科技正在深刻影响全世界发展进程。”巴基斯坦《国民报》总编卡德里·纳迪姆表示,他所在的城市也是一座港口城市,他希望将来青岛企业能去他们国家合作发展,建设一个如同青岛港一样先进的全自动化码头。在参观采访中,卡德里·纳迪姆还与青岛港有关人员交换联系方式,希望后续深入采访,详细了解这个全球领先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这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在海尔科创生态园生态体验中心内,外国媒体人一行边走边看,边看边拍,实景化参观了海尔从一个濒临破产、资不抵债的集体所有制小厂到享誉海内外、创造多个世界行业第一的全球化企业和世界500强的历程,近距离了解海尔卡奥斯工业平台的魅力,尤其对海尔打造生生不息的创业生态赞叹不已。
下午时分,伴随着淅淅沥沥的细雨,采访团一行走进青岛啤酒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了解了啤酒文化120多年的发展历程。走进青岛啤酒厂生产车间,如同穿过“时光隧道”,全球首家啤酒饮料行业工业互联网“灯塔工厂”豁然呈现在众人眼前,目睹了啤酒从原料选择、发酵过程到最终装瓶的整个生产工序。品尝过一杯啤酒后,他们深刻体会到,青岛啤酒已经从产品为中心的“生产时代”,向以消费者综合感受为中心的“体验时代”进行深刻变革,不断升级品牌沉浸式体验模式。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要把“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青岛作为底蕴深厚的工业大市、制造大市,不论是传统产业的升级,还是新兴产业的壮大、未来产业的布局,都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海尔、海信、青啤、青岛港等企业在青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示范作用。
“中国经济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次论坛结束后,我会专门写一篇关于中国经济的深度报道,希望有更多友好往来和交流合作。”巴林《祖国报》高级新闻编辑阿勒·鲁沙伊达特·穆罕默德表示,青岛之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昨天去海边走了走,拍了一些照片,这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青岛这座城市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这里绿化非常好,人们都非常关心生态环境,这是非常难得的。”亚美尼亚《人民报》报社总经理彼得罗斯·托夫马相表示,论坛能在崇尚绿色低碳发展的青岛举办,非常契合这次活动主题,“我会向朋友推荐山东推荐青岛,来感受一下中国这个快速发展的美丽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