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

良渚遗址是我国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1月7日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钟家港古河道旁的良渚先民夹河而居的模型展示区。

探访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

来源: 新华网
2023-11-08 10: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7日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无人机照片)。

良渚遗址是我国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经过审议决定,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良渚古城遗址为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提供了无可辩驳的实物依据和确凿的学术支撑,填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的空缺,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堪称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为世人认识真实、全面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提供了又一个独特的历史文化窗口。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1月7日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中的陆城门遗址(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1月7日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的水城门。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1月7日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入口(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1月7日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钟家港古河道上用艺术装置再现的良渚先民划船穿行的景观。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1月7日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钟家港古河道旁的居址作坊展示区。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1月7日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莫角山遗址中的小莫角山台基。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1月7日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的南城墙遗址。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1月7日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莫角山遗址上的良渚古城城址模型。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1月7日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的雉山(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1月7日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的反山遗址。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1月7日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的莫角山遗址(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1月7日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钟家港古河道旁的良渚先民夹河而居的模型展示区。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1月7日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的陆城门遗址。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1月7日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钟家港古河道旁的居址作坊展示区。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1月7日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的宫殿巨型木构展示点。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1月7日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陆城门遗址(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1月7日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钟家港古河道旁的良渚先民夹河而居的模型展示区。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1月7日,游客在良渚博物院内参观。良渚博物院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良渚文化的考古遗址博物馆。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1月7日,游客在良渚博物院内参观。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1月7日,游客在良渚博物院内参观。良渚博物院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良渚文化的考古遗址博物馆。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1月7日,游客在良渚博物院内参观。良渚博物院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良渚文化的考古遗址博物馆。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