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上“显眼包” 格子间里“生意经”

广交会,“中国第一展”,更被称为中国外贸风向标,是全球客商看中寻找大订单、大机会的“顶流”展会。光是今年春季交易会,21天的会期,出口成交额就已经达到216.9亿美元。

广交会上“显眼包” 格子间里“生意经”

2023-10-16 06: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第134届广交会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分三期举办,展览面积和参展企业数量均创新高。

广交会,“中国第一展”,更被称为中国外贸风向标,是全球客商看中寻找大订单、大机会的“顶流”展会。光是今年春季交易会,21天的会期,出口成交额就已经达到216.9亿美元。

走进场馆,除了高大上、梦幻感十足的大展台,现场更多的是密密麻麻的联排小隔间,每一个小隔间代表着一家参展企业。

格子间虽小,但来围观的人可不少。

我们在现场观察发现,最吸睛的展位,门面大小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不仅要看新品颜值,还要秀产品功能,更考验这些身在格子间里的参展商的“演技”——只要一两位坐镇现场能说会道的营销高手上阵一吆喝,就能“吸粉”无数。

格子间“成员”中有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广交会老朋友。这家企业已经参加了18届广交会,但每一届他们都只带一样产品——熨斗。

手柄变长了,充电位置改进了,每一次来参展的小熨斗,都有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来自上一届广交会客户的反馈。

对于不少企业而言,能参加广交会并不在乎能够在现场达成多少交易。广交会,本身就是打开对外合作和对外市场的一扇窗口。在广交会上交换一张名片,走进一家全新的展位,或许就是一场跨越重洋的合作的开端。在这里与同行和顾客面对面交流,可能就是新一代产品创新的源泉。

其实,无论是格子间还是大展台,是单兵参展还是全员出动,来自五湖四海的全球客商都将广交会当作一个展示自己的窗口、碰撞创意的平台,无数小小的格子间背后,链接的是中国这个体量巨大、机会无限的超大市场,期待的是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的“超级流量”!

(总台记者 刘帆 黄佳烨 孔英璘 彭安若)

【责任编辑:马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