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政不打烊 江西探索为民服务新模式

为民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除了“问政江西”之外,江西广播电视台“赣问”也是我省主题教育开展期间受理企业和群众诉求、建议,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平台。

网络问政不打烊 江西探索为民服务新模式

来源: 江西日报
2023-05-22 09:4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网上反映问题,3天内就得到了满意答复,五星好评。”日前,在江西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官网“问政于民”栏目,吉水县双连镇连西村村民刘国华发帖反映村里自来水浑浊的问题。该帖文经转办后,镇政府第一时间派出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勘查,并确定了解决方案,得到了当事人的点赞。

为民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我省坚持开门开展主题教育,充分发挥江西日报社大江网“问政江西”、江西广播电视台“赣问”等网络问政平台的作用,并在主题教育官网开设“问政于民”栏目,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聚焦急难愁盼解难题、办实事,探索为民服务新模式,以群众的满意度来检验主题教育的成效。

人民群众线上“点菜下单”党员干部线下“接单服务”

收到群众反映问题7756条,转办3800条,回复3516条,回复率达92.53%……这是4月1日以来“问政于民”栏目的数据统计,真正做到了听民声、解民忧、重民生。

打开江西主题教育官网,“问政于民”栏目位置醒目、内容丰富,开设有问政大数据、舆情直达、问政调查、问政视频、各方回音、问政简报等多个专栏,网民登录后可一键发布投诉、建议帖文,受理内容涵盖17大类重点民生领域。

“一般性诉求,3日内办结;重大问题诉求,5日内办结或给出处理方案。”该栏目相关负责人表示,栏目与江西日报社大江网“问政江西”平台信息互通,目前已形成“网友发帖→平台审核→帖文转办→职能部门督办→部门反馈→网友评价→不满意二次转办→记者调查(专报)”等一系列规范办理程序,努力以更高效率、更快速度回应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合理合法问题诉求。

回复及时不及时、问题解决没解决,群众满意才作数。该栏目专门设立了满意度评价功能,网民可对问题回复处理情况进行评价;对于群众不满意的,将会进行二次督办,倒逼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回复群众诉求,促进问题解决。该栏目还专门上线了大数据榜单,对各地各部门回复量、回复率、及时率、满意率进行实时动态排名;建立每周“红黑榜”、每月“问政大数据”等,对积极回应群众诉求、主动作为的地方和部门予以表扬,反之则进行通报。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一大批企业和群众的诉求通过“问政于民”栏目得到妥善解决和及时回应,相关地方和职能部门定期对栏目帖文反映的问题进行现场调度,并主动对外公布办理情况、接受群众监督,网上群众工作平台的正面集聚效应逐渐形成。

“党委、政府+媒体”网络问政实现三方共赢

“问政于民”栏目取得的成效,得益于我省近年来在网络问政平台建设上的不断探索实践。

江西日报社大江网“问政江西”成立至今已有10年。多年来,该平台充分发挥党媒主阵地、主旋律作用和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优势,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成为一个“不打烊”的网络问政平台和反映民声、表达民意的“信息直通车”。

“党委、政府+媒体”模式,是“问政江西”成功的关键。它不仅具有主流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透明度,还充分借助了政府部门的权威性和执行力。早在2019年,相关部门就专门出台文件,明确“问政江西”平台帖文和意见建议办理规范,打造了融舆情直达、及时反馈、在线互动、集中曝光、限时整改、督办落实、网友评价、记者调查为一体的完整工作链条。平台运行以来,其经验做法在全国政府系统督查干部能力建设培训班上作为亮点向全国推介。

除了“问政江西”之外,江西广播电视台“赣问”也是我省主题教育开展期间受理企业和群众诉求、建议,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平台。该平台以“贴得近、及时应、群众认”为目标,与政府部门主动对接、加强协同,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随收随办、急事急办,转办的问题线索7天回复率超95%。同时,还在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都市现场》栏目开设融媒体直播,邀请相关部门到现场听取群众呼声、及时解决问题。截至目前,融媒体直播已播出220场。

一篇篇帖文,是广大群众对追求美好生活的具体诉求;一条条回复,是各级党委、政府心怀群众的责任担当。我省通过网上问政平台,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具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大情小事,使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加、党委政府口碑日益提升、媒体影响力逐步扩大,实现了三方共赢。

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集聚网上群众工作平台的正面效应,并与主题教育问题清单梳理和整改工作结合起来,搭建党心连民心的“快速路”“连心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朱 华)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