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保”迭代寻求可持续发展

普惠医疗保险在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深圳惠民保”将“港澳药械通”部分药械纳入保障范围,个人负担费用年度累计4万元以上部分,支付50%,年支付限额50万元。

“惠民保”迭代寻求可持续发展

来源: 经济日报
2023-05-22 09: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普惠医疗保险在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近日,上海、深圳、南宁、成都等多地陆续上线2023版“惠民保”,对产品进行了升级。其中,多地产品扩展保障责任、降低免赔额、扩大投保范围,并创新加入医保账户余额、数字人民币缴费方式,吸引民众投保。

“惠民保”发展至今状况如何?未来的发展趋势又如何?未来“惠民保”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怎样?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低价格低门槛高保障

说起“惠民保”,民众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实惠:几十块钱的保费、几百万元的保额、几乎没有投保限制条件等。作为一种普惠性补充医疗保险,“惠民保”对服务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低价格、低门槛、高保障等特点,有效降低了居民医保目录内和目录外高额的医疗负担,也为参保人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有效弥补了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缺口。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这对进一步推动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费用总支出在逐年上升,但商业保险支出在总支出中的占比一直较小,发挥作用不足。财政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支出22542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7.8%,但我国国民医疗费用个人自费负担仍然较重,这也为商业医疗险爆发式增长奠定了基础。

2020年以来,从中央顶层设计到各地具体办法,都将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抓手,“惠民保”在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经过近两年的快速增长,如今已经成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末,“惠民保”现已覆盖29个省份。“惠民保”保障覆盖2.98亿人次,超过80家保险公司运营共263款产品。其中,运营时间最长的“惠民保”项目已在深圳落地8年。

“目前,‘惠民保’业务已覆盖绝大多数省份及地市,市场已经进入平稳发展期,开始进入项目深耕及精细化运营管理的阶段。”阳光财险相关负责人表示。

回顾这几年,“惠民保”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发展,这和它的普惠性密不可分。据中国人民保险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惠民保”价格低廉,保费不到百万医疗险的四分之一,在保额方面却能基本和百万医疗险持平。它面向的是基本医保参保人,具有不分年龄、不限职业、不用健康告知的特点,提升了健康保险的公平性。

例如,在保障人群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民众对于医疗支出保障有刚性需求,但老年人可选择的商业医疗险有限,且价格一般较高。此外,还有得过重大疾病的人群,他们往往被拦截在商业健康保险门外,这部分人群恰恰对于持续的医疗保障有很强的需求。而“惠民保”作为“补充”医疗保障,与基本医疗保险等共同为这两类人群搭建起了医疗健康保障网。

“‘惠民保’比传统商业保险准入门槛低,不限年龄,不限既往症,且价格便宜、实惠,非标群体和老年群体都能购买,这也极大提高了医疗险产品的普及率。”阳光财险相关负责人表示,“惠民保”比大病保险保障范围更广,是对基本医保及大病保险的有效补充,不用财政额外投入就能进一步提高参保人群的医疗保障水平,有助于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惠民保”产品还附加了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在第三方企业的参与和推动下,一些特效药也被纳入了保障范围,让投保人能够享受更丰富的医疗保障。

产品升级促服务提升

在普惠利民的发展理念之下,“惠民保”成为很多地方政府重要的民生工程。从2020年至今,“惠民保”的保费价格持续上涨,2022年均价已达到123元,且100元以上的产品数量占比增加,与上涨的保费相对应的是以特药数量和种类为代表的保障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以“深圳惠民保”为例,深圳现已正式推出“深圳惠民保”来代替原有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保障幅度、保障内容都进行了大幅提升,保费也由39元/人/年调整为88元/人/年。

因地域等因素,“深圳惠民保”所包含的“港澳药械通”保障成为了当地特色。“港澳药械通”是经国务院授权,允许临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的药品,以及临床急需、港澳公立医院已采购使用、具有临床应用先进性的医疗器械,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的一项政策。

“深圳惠民保”将“港澳药械通”部分药械纳入保障范围,个人负担费用年度累计4万元以上部分,支付50%,年支付限额50万元。这样参保群众在指定医院就可以使用目前境内未上市的港澳药械,并且获得一定保障,这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百姓都带来了更高效、优质、便利的医疗服务。

泰康保险高级经济师冯鹏程此前就曾撰文称,过去保险公司没这么多既往症人群,现在通过“惠民保”,倒逼行业去做疾病管理,长远来看对保险行业也是促进。如今,“惠民保”给保险行业打开了客群空间,这有助于培育更多客户买适合自己的保险,并推动我国多层次、多样化、多元化的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真正打开。

此外,在罕见病的保障方面,“深圳惠民保”也走在了市场的前列,纳入了6种罕见病、7个自费药,报销比例与连续参加原重疾险或者“深圳惠民保”的年限挂钩,最高支付70%,年支付限额50万元。

据了解,我国罕见病患者数量约2000万人,目前仅有5%的罕见病有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罕见病的用药价格十分昂贵,罕见病患者往往需要终生用药,一般家庭很难负担。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绝大部分罕见病自费费用高昂,患者及其家庭面临着基本医保没法报销,普通商业保险无法承保理赔的困境。然而,“惠民保”产品近年来保障范围不断扩大,有效解决了罕见病患者用药负担、刚需保障。

复旦大学联合腾讯微保日前发布的《2023惠民保健康发展十问十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惠民保”产品设计从免赔额、保险金额、产品责任、地方特色出发,将惠民属性体现得淋漓尽致。经记者梳理发现,“惠民保”产品累计免赔额多集中在1万元至2万元区间,大多数的产品累计保障金额超过百万元,总体呈现出高保障的特点。同时,“惠民保”产品责任设计依托当地基本医保目录与疾病发生率水平,为居民住院和用药提供了补充保障,并通过健康管理增值服务的设计,因地制宜,更好地满足了居民需求。

未来发展充满挑战

随着“惠民保”产品运营迭代的时间增加,一方面以其价格亲民、承保条件友好覆盖人群广泛、与基本医疗保险衔接等特征,为人民群众有效转移化解医疗费用负担;另一方面运营过程中也出现续保率承压、获得感不强、民众医疗保障仍有缺口等问题——“惠民保”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与重视。

“‘惠民保’目前确实面临着大部分项目的投保率不高,且不同项目的赔付率差异较大等问题。尤其是在经济社会较为落后的地区,发展速度也很缓慢。”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介绍说。

王向楠表示,身体健康的人群和已享受了高水平医保的人群从“惠民保”中获益较小,所以他们投保、续保不够积极。而“惠民保”较低的投保门槛,也不可避免地吸引更多带病群体和老年人来投保,从而导致赔付率偏高。为了分散风险,很多“惠民保”产品设置了较高的免赔额,或者在续保时会调高保费,但这样一来,难免会影响民众的参保热情,导致更多低风险人群退出投保。

从现有数据来看,有的城市“惠民保”已经达到了较高的赔付水平,但有的城市却赔付率很低,这种不均衡的发展已经开始引发市场对“惠民保”长期发展的一些担忧。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惠民保”产品应该进一步优化,推进产品形态创新,与健康管理等特色服务相结合等。只有保持较高的参保率,方可走向可持续发展。

但是从《报告》可以看出,由于“惠民保”一城一策的属地化理念和医保基金市级统筹的现状,使得地市级医保局参与的动力更大。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省级“惠民保”项目的参保率通常较低,但由于全省人群基数较大,参保总人群往往能赶上一个参保率较高的大城市“惠民保”。

有研究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惠民保”业务平均参保率为18%,显著高于2021年的13%,且参保率在5%以上的产品占比显著提高。此外,参保率超过30%的产品共有10个,除珠海和深圳外,其他产品均来自于浙江省。其中,浙江丽水的“浙丽保”,参保率高达90.4%,为全国最高水平。

“‘惠民保’业务是社商融合创新发展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尽管它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吸引公众投保的因素涉及方方面面,包括产品设计、有效的引导、行业共保体的合力与自律以及平台方的推广运营,任何一方缺位都容易导致项目投保率和续保率达不到预期水平。”阳光财险相关负责人表示。

未来“惠民保”的发展前景如何?阳光财险相关负责人认为,对“惠民保”的未来还是要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惠民保”的市场需求一直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保障需求会不断释放。预计市场也会出现更多的创新型产品,通过社商融合创新发展,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形成有效衔接和补充,不断推进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王向楠也表示,“惠民保”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政府、保险公司、第三方平台等各参与主体的有序合作和价值主张的实现。但也应强化商业保险的定位,尊重商业保险的运营规律,减少政府约束是“惠民保”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实现普惠性与人民性的前提下,兼顾与保障参与主体利益,方可维护“惠民保”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经济日报记者 武亚东)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