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渔、清漂,共筑生态屏障 长江上演“新鱼水情”

近日,《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提出的10项行动,如浩荡春风,吹拂巴渝大地。在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中,除了三峡库区,长江沿岸城镇群城市也正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成效显著。

禁渔、清漂,共筑生态屏障 长江上演“新鱼水情”

来源: 重庆晨报
2023-04-07 09: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

近日,《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提出的10项行动,如浩荡春风,吹拂巴渝大地。

行动之一,要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渝东北三峡库区的忠县,见证了这里的江上环卫工作者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的具体行动。从上到下,记者见闻最多的就是:岸上垃圾不入水,水面垃圾不出境。

3月31日清晨6点过,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记者在忠县城郊的长江边,看到54岁的赵洪权像往常一样来到清漂趸船上打卡,然后再上到3号清漂打捞船换上工作服,发动机器,十多艘清漂船同时起锚出发,驶向浩瀚大江,开始一天繁忙的清漂作业。

作为渝东北的长江上游,清漂的长江水道就长达88公里,同时还兼顾洋渡河、井河、后溪河等12条支流,可以说任务相当繁重。

赵洪权所在的3号清漂船和另外3艘船按照预定计划来到位于皇华岛附近的长江段清漂作业。环抱皇华岛的长江水面上,但凡漂流下来的枯枝、塑料袋、矿泉水瓶等垃圾,均被清漂工人一一捞起,宽阔的江面上,水质清澈,绿波荡漾。

赵洪权是皇华岛土生土长的渔民,他告诉记者,响应国家倡导生态环境保护和关于长江“十年禁渔”的号召,他2018年就上岸了,又在政府的关心下变身成为一名长江的清漂工,专门负责长江垃圾的打捞工作,完成了由一名捕鱼人向护鱼人的转变。

据了解,像赵洪权一样由渔民转变成为清漂工的不在少数,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让库区水更绿、天更蓝。

负责忠县江面清漂的蓝天环境有限公司负责人涂超权告诉记者,目前负责清漂保洁的人工和全自动机械清漂船20余艘,每天全天候分布在长江及支流各段清漂保洁。

风里来、浪里走,水上漂、船上捞,挥洒汗水,辛勤耕耘……据了解,蓝天公司仅去年就打捞干流、支流和消落带垃圾近2万吨,大大减轻了沿江的污染。

“再早几年,长江的垃圾还要更加严重,随着近年来国家加大对长江生态环保综合治理的走深走实,加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长江干流和支流垃圾呈逐年减少的趋势。”涂超权说,通过综合治理,真正实现了一江两岸的碧水青山。作为渝东北的最上游,将以更大的决心和责任担当,力争做到水面垃圾不出境。

处理力争做到水面垃圾不出境,在“岸上垃圾不入水”方面,忠县也是实招尽出,实效明显。

县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县综合处理生活垃圾环保一体化项目于2015年4月建成投运,可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62000吨、污泥25000吨,有效解决了三峡库区城市生活垃圾“白色”污染问题。在城乡双管齐下做好环境治理的同时,忠县将采用目前先进的垃圾气化技术等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利用、变废为宝等方式,进行垃圾环保一体化处理,做到垃圾日产日清,从而真正实现岸上垃圾不入水,切实保护长江一江碧水。

在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中,除了三峡库区,长江沿岸城镇群城市也正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成效显著。

在推动生态环境监测网衔接融合方面,川渝建设了生态环境保护协同综合展示平台,共享水、大气等环境质量数据。同时加强交界水域禁捕联合执法监管。据了解,通过实施长江“十年禁渔”,两省市1.5万艘渔船、近2.7万名渔民提前完成退捕上岸。

同时,川渝将深化跨界水体协同保护,深入推进“联合河长制”,常态化开展联合巡河,推进跨界河流一体化治理。

据悉,下一步,重庆生态环境系统将认真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努力推动重庆生态环境保护能级大幅跃升,加强成渝地区生态环境管理协同、措施协同、政策协同、能力协同,努力让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

(罗伟)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