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洱海之治

作为全国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洱海水质是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的重要试金石。在生态搬迁、矿山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过度开发建设治理等系列措施推动下,洱海流域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洱海水质呈现向好趋势。

喜迎二十大|洱海之治

来源: 新华社
2022-10-03 22: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洱海是云南大理人的“母亲湖”,曾因污染导致湖水富营养化。

作为全国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洱海水质是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的重要试金石。

从数次暴发蓝藻到水质不断向好,近年来,大理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洱海保卫战”。

在生态搬迁、矿山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过度开发建设治理等系列措施推动下,洱海流域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洱海水质呈现向好趋势。2020年、2021年,洱海水质评价结果连续两年为“优”;今年1至6月,洱海全湖透明度均值约2.7米,为近十年最好水平。

记者:孙敏

报道员:鲍亚颖、吴志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孙敏)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