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年推进880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11日在甘肃省博物馆开幕,国家文物局在开幕式上介绍,我国十年共推进880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

我国十年推进880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

来源:光明日报 2022-06-12 05:5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本报北京6月11日电(记者李韵)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11日在甘肃省博物馆开幕,国家文物局在开幕式上介绍,我国十年共推进880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记者在线上见证了兰州主场城市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由国家文物局、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全国广大文物工作者守正创新、砥砺前行,文物工作始终与时代共进,与人民共享。据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介绍,目前,我国已先后完成两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石窟寺、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等万余项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推进880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6项,不断延伸中国文明历史轴线,展现文化大国形象。

作为本次活动主办地,甘肃将以此为契机,精心守护敦煌这颗璀璨明珠,深耕细作甘肃这片文化沃土,挖掘放大文物这个时代宝藏,让古老文化遗产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永放光彩,让宝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展现新时代风采、滋养新时代生活、助力新时代发展。

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甘肃省人民政府签订共建敦煌研究院协议,通报表扬文物系统石窟寺专项调查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公布第四届“寻找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推介名单,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联合公布2022年度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推介项目和入围项目名单等。

据悉,除兰州主场城市系列活动外,在国家文物局的倡导下,各地文物部门、文博单位严格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科学谋划、确保安全,组织开展6300余项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线上线下活动,展现文博行业特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又讯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北京市以直播的方式呈现了诸多活动,其中“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受到大量网友关注。本次大赛围绕“传承中轴文脉 传播古都文化”主题,包含北京中轴线文化IP设计评选、“我和北京中轴线的故事”影像作品征集、北京中轴线文创产品评选等6个赛道。

遗产日期间,北京市16区相关单位也围绕自身资源特色,开展展览、活动、讲座及其他各文化活动60余项,覆盖各区及各世界遗产地。值得一提的是,各区纷纷借助新媒体技术开展线上推广活动,共计推出云展览、云直播、云推介、云表演、云讲堂、云竞猜、云赏析、云培训等8个类型30余个线上推广活动,营造参与遗产保护的浓厚氛围,将文化触角延伸至千家万户。

(李韵)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