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文明传承、共商文化交流 “长江文明与世界大河文明对话”论坛在武汉召开

共话文明传承、共商文化交流 “长江文明与世界大河文明对话”论坛在武汉召开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1-28 14: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27日,2021中国文化和旅游高峰论坛“长江文明与世界大河文明对话”分论坛在武汉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及来自剑桥大学、芝加哥大学等中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围绕“长江文明与世界大河文明对话”共话文明传承、共商文化交流。

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物局、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承办。

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长江经济带所在的11省(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30.6万余处,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72处,世界文化遗产13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9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在致辞中表示,长江流域是人类起源的关键区域,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长江文化,展现了长江流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恢弘体系。

国家文物局原局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表示,长江流域在人类起源、中华文明孕育、中外文化融汇交流、近当代中国转折发展进程中,留下了丰厚的文物资源。武汉三镇地处中国腹地,依长江而生,应从文化强国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角度,充分利用长江资源禀赋。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方辉说,武汉在中国古代就是长江文明的文化荟萃之地,它处于长江文明的枢纽地位,具有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武汉以如此丰厚的长江文化遗产,一定能在新时代利用好它的文旅资源,发展出它独特的吸引世界目光的文旅特色。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李德仁介绍了运用空间信息技术虚拟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遗址,及敦煌莫高窟进行数字化保护。他指出,空间信息技术为文化提供更加直观、清晰的载体,可为长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弘扬提供可靠的技术路径。

湖北省文联名誉主席、湖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熊召政称,人类文明因大河而生,尼罗河之于埃及,伏尔加河之于俄罗斯,印度河、恒河之于印度,黄河、长江之于中国,几乎世界上所有伟大的文明都是在不同河流的两岸展开。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特里·克拉克视频作主旨演讲称,不同的大河场景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河流场景可以成为城市居民休闲活动的一部分,许多城市以河流为场景,举办相关经济和文化活动,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运用场景来改造河流文化。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艾伦·麦克法兰视频作主旨演讲,介绍了19世纪西方旅行家眼中的中国大河文明。他称,武汉是他非常热爱的城市之一,有着庞大的历史脉络和许多记忆,希望有机会和家人一起来武汉。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