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快评|当丝绸之路遇上万里长城

当丝绸之路遇上万里长城,它们携手描绘的将是一幅艺术与艺术相融、民心与民心相通的美丽画卷。文化是跨越时空阻隔的“通用语言”,它能搭建沟通和互信的桥梁,让人与人、心与心在对话与交流中增进理解和互信。

文化快评|当丝绸之路遇上万里长城

来源: 河北新闻网
2021-09-16 06:3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当丝绸之路遇上万里长城,它们携手描绘的将是一幅艺术与艺术相融、民心与民心相通的美丽画卷。

9月15日至17日,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于廊坊和秦皇岛两地共同举办。各民间文化艺术团组和民间传统技艺传承人携带多姿多彩的文艺作品相聚于此,进行跨越国界、沟通心灵、传递美好的深层对话。艺术节也由此成为各国民间文化艺术竞相绽放的舞台、各国人民交流对话的桥梁、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

驼铃悠悠,长城逶迤。这是用多样文化铺就的一条路,用民族精神垒成的一道墙。它们同样跨越千年、绵延万里,它们也同样播种着文化、沉淀着文明。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路”,它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长城也不仅仅是一道“墙”,它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万里长城依旧荡气回肠,千载丝路则已续写辉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文化艺术交融·共建‘一带一路’”为主题的艺术节,必将演绎出一段世界多样性文化交流互鉴的佳话。这既是一种传统的延续,又是一种新的开创。

文化是跨越时空阻隔的“通用语言”,它能搭建沟通和互信的桥梁,让人与人、心与心在对话与交流中增进理解和互信。不同的历史和国情,孕育了各国不同的文化,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文化景观。在“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的平台上,不同语言、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人们,用文化艺术的“通用语言”,展开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的文化交流与对话,并从中缔结友谊、同向而行,这何尝不是另一种“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共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是基础和支撑。而民心相通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文化的交融和对话。文化,始终是那个深深扎进土壤里、为郁郁绿意输送营养的根须。它吮吸得越多,友谊的果实就会越丰硕。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推动我国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共建“一带一路”的民意基础和社会根基就会愈发坚实,这条合作之路、希望之路、共赢之路就在我们脚下不断延伸、绵延不绝。

万里长城,在渤海之滨从海中一跃而出,跨过群山、走过大漠,如同一条巨龙一路蜿蜒、绵亘万里,恰似河北敞开怀抱、拥抱世界的姿态。让我们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开放包容合作的姿态,架好这座文化的民心桥,不断推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弘扬丝路精神和长城文化、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在这篇锦绣的人文华章中写下河北的精彩一笔。 (蔡晓辉)

(蔡晓辉)

【责任编辑:吴艳鹏】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