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铸就文化“冀”实力

(商帆)“今天通过非遗会客厅的展览,我重新认识了河北。河北是非遗资源大省,“乐享河北”非遗会客厅是河北省首个省级层面的非遗展厅,是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创新实践。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铸就文化“冀”实力

2021-09-12 14: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人民网石家庄9月11日电 (商帆)“今天通过非遗会客厅的展览,我重新认识了河北。我惊讶于这么多近在咫尺的东西竟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惊讶于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么丰富。看完展览,我感到很自豪!”周末在省博物馆参观“乐享河北”非遗会客厅展览的石家庄市民范先生说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见证。“乐享河北”非遗会客厅是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展示全省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实践的重要窗口,为河北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留下生动“脚注”。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奋力耕耘文化创作、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式,注重把握新发展阶段、着力推进文化铸魂、发挥文化赋能作用,取得可喜成绩。

文化创作繁荣发展

“不走前人路,绿水青山长。要问青松岭哪里去,新时代的大道奔前方……”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演艺集团承办,承德话剧团演艺有限公司创排的话剧《青松岭的好日子》在石家庄人民会堂、北京天桥剧场轮番上演。话剧演员的真情表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从当年的青松岭,到今天的青松岭,话剧通过演绎人心的变化、价值观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一部新时代的乡村创业史。”观看演出的北京市民马先生说。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上半年,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精心创排《党的女儿》《台城星火》《相期吾少年》《青松岭的好日子》《雁翎队》《冬奥进行时》等一大批重点舞台剧目,将河北的重要时期、重点事件、重要人物精彩再现,涵盖多种艺术形式,包括京剧、河北梆子、豫剧、评剧、民族歌剧、话剧、儿童剧、音乐剧、交响乐、民族管弦乐、杂技剧等。同时,以“百年风华 红色旋律”为主题,按照“出精品、出人才”的基本思路,根据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经评审筛选,安排100部剧目,进行为期41天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部优秀剧目展演,线下演出观看达3.4万人次,线上展播、直播平台播放量总计1.698亿人次。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我以往出游一般都是用小红书查攻略,在携程上买门票。现在我只需要进入“乐游冀”微信平台,既可以查询攻略游记、定制出游线路,还能预约景区门票,而且这是省厅的官方程序,用起来踏实放心。我之前想买点咱们的河北文创产品都不知道去哪买,现在“乐游冀”平台都能搞定,真是方便。”准备进入正定荣国府大门的游客黄琳说。

游客黄琳女士口中的“乐游冀”是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1年3月30日上线的全面、权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平台整合了河北省景区景点、公共文化场馆、旅游企业、旅游服务设施等百余类行业信息,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查询反馈、信息推送、资源推荐等服务,优化了游客乐享河北的旅游服务体验。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多措并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除了上线“乐游冀”平台外,还开展了公共文化服务达标提质行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评定了首批11家智慧景区示范点创建单位,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截至6月底,全省共发放文化惠民卡26万余张、文化惠民券220余万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卓有成效

走进河北博物院“乐享河北”非遗会客厅,映入眼帘的是挂有“博秀”牌匾的戏台,左侧是河北省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的详细介绍,右侧有一张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地图。以“燕京八绝”组建的“仿古会客厅”、雕漆镶嵌制作的屏风宝座、景泰蓝制作的香炉香薰、漆雕的挂屏、别具一格的芦苇画等诸多非遗展品在这里一一呈现,形成了河北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园。

河北是非遗资源大省,“乐享河北”非遗会客厅是河北省首个省级层面的非遗展厅,是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创新实践。上半年,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还开展了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省级试点,举办了2021河北“非遗购物节”暨第九届廊坊特色文化博览会,全方位促进非遗融入当代社会、融入生产生活,使非遗保护成果惠及大众。

下半年,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将全力办好“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第十八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等重点品牌文化活动,推进河北梆子《党的女儿》、主题杂技秀《冬奥畅想》等精品剧目艺术创作,加强长城大运河文物保护和革命文物保护工作,推动曲阳县列入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国家试点,加速推动河北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商帆)

【责任编辑:吴艳鹏】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