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诱导重复消费”,净化市场交易生态

随着数字版权时代的到来,音乐、影视作品收费渐成常态,不仅为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也为让知识产权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某种角度上说,一些音乐App利用粉丝热情和打榜心态重复购买专辑获利益,就算是“两厢情愿”,也有违市场交易的基本规律和原则。

整治“诱导重复消费”,净化市场交易生态

来源: 《工人日报》
2021-04-20 09:3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据4月18日新华社报道,在数字音乐领域,出现了一个奇特现象:同一个用户重复花钱购买同一个作品,重复频率从数十次到数十万次不等,也就是说,如果花两元钱可以购买并听一首歌的话,有的消费者在一首歌上花了几十万元。

随着数字版权时代的到来,音乐、影视作品收费渐成常态,不仅为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也为让知识产权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如今,在不少音乐App上,哪怕用户已付费,还是会出现付费界面,甚至诱导粉丝非理性消费。比如,页面上会显示重复购买数量多少的冠、亚、季军榜单;在付费菜单数量一栏提供“520”“1314”等默认选项;推出“闯关活动”等牟利……有账号重复购买同一张专辑达32万次之多,消费达数十万元。这显然是一个畸形的市场,涉及不少涉世未深、无经济来源的学生。

市场化App努力盈利无可厚非,但将目标放在社会经验不足的年轻粉丝身上,缺乏基本的道德与良知。保护未成年人、不赚不义之财等,可能确无明文规定,却应成为一些企业的自觉。

某种角度上说,一些音乐App利用粉丝热情和打榜心态重复购买专辑获利益,就算是“两厢情愿”,也有违市场交易的基本规律和原则。目前,对这类现象的界定可能尚存一些困难,相关做法依然处于灰色地带,但相关部门对此不能无动于衷。

国家网信办在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中,曾点名批评微博、豆瓣等平台存在大量诱导未成年人参与应援打榜、大额消费等行为,并视违规情节和问题性质,依法分别采取了约谈、责令限期整改、停止相关功能等处罚措施。眼下,对音乐App来说,同样需要一场整治行动,以有效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净化市场生态。这对保护未成年人、维护其监护人的财产权来说也很有必要。

(杨燕明)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