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京津之间有一颗明珠,这里生机勃勃,一项项稳就业惠民生的政策措施有力实施,一张张强保障优服务的“民生清单”成绩喜人。在这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引领广大群众在幸福之路上踏歌而行——
兜牢民生底线 托起美好生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多个领域,关系着千家万户。记者从武清获悉,“十三五”期间,该区牢牢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推动人社领域各项工作创新发展。就业创业政策愈发有力,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公共服务持续优化……
就业创业——夯实民生基础
双馨彩印是一家从事专业印刷和广告制作的本土企业,最初只是一家小作坊。2015年,创办人陈双新夫妇了解到国家大力扶持创业,便找到武清区人社局申请创业扶持,在得到一笔1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的同时,工作人员还对其进行了创业指导。2015年的双馨电脑复印部只有100万元左右的收入,到2019年“脱胎换骨”的双馨彩印有限公司年收入已经达到了500万元,营业收入增长了4倍。
“十三五”期间,武清区把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作为促进就业的重中之重,全面上线运行了“武清区就业服务地图”网上招聘系统,注册企业近1500家,注册求职者超过2.84万人,线上、线下招聘深度融合,实现新增就业16.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3%以下。
社会保障——群众和企业的坚强支撑
“我从2012年9月开始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当时每个月领311元,经过几年调整,现在每个月能领到450元。我今年68岁,这几年我领了3万多元的养老金,真是要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农村人养老也有了保障。”谈起“养老钱”,家住豆张庄镇豆张庄村的郭玉珍大娘喜笑颜开。
“十三五”期间,武清区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持续完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管理服务优化规范,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五年来,随着全民参保计划全面实施,全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缴费人数分别达到20.08万人、20.67万人、20.6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10万余人,21.5万人领取到养老保险金。
人才引进——推动经济发展加速
作为武清新引进的智能轨道交通产业重点企业,天津哈威克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初对两大核心事业部人员进行了整合,将40余人的研发团队从哈尔滨整建制转入武清。
为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武清区人力社保局会同公安、教育等部门,在1天内集中帮助企业办理了团队人员落户审批手续。“武清区位优势明显,特别是现在大力发展智能轨道交通产业,为我们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武清在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生态环境等方面条件十分优越。我越来越觉得,武清真是一个宜居宜业的好地方。”天津哈威克科技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韩春光如是说。
“十三五”期间,武清区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与北京市通州区、河北省廊坊市签订了《通武廊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选取了20家人力资源企业成立“通武廊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联盟”。依托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先后引进优质人力资源企业45家,年税收超过7000万元,构建起了劳动力和人才资源与用人主体无缝链接的市场化平台。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全面推进健康武清建设
“十三五”期间,武清区卫生健康工作坚持以服务民生为根本,以群众满意为检验标准,精准发力解难题,倾情奉献惠民生,区医院二期、天津航医心血管病医院投入使用,公立医疗机构实现业务线上办理及互联互通,健康武清建设结出累累硕果。
“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辖区”
为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近年来,武清区围绕满足广大群众就医需求,积极构建“城区+镇街+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室”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真正做到百姓“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辖区”。
在杨村街广厦西里社区,家庭医生李乃娟正在为居民韩希和进行检查。72岁的韩希和患有高血压,自2008年签约了“家庭医生”,这几年李大夫经常到韩大爷家为他测量血压、安排用药、制定健康饮食方案。“家庭医生对我们老年人确实是太方便了,去医院比较远,孩子们上班忙,我们行动又不便。有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给家庭医生打个电话,他们就来家里了,太好了!” 韩大爷不禁为这一惠民举措点赞。
像韩大爷一样,武清区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均达到60%以上,困难村低收入困难群体签约率达到100%。截至目前,全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89.5万份,为9.2万名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年内管理高血压患者10.03万名、糖尿病患者3.71万名。
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 改善就医环境
近年来,武清区高度重视就医环境建设工作,累计投入资金约13.91亿元,先后完成区级公立医院扩建、公共卫生中心建设、基层卫生机构改造等工程。
楼宇宽敞整洁,配套设施齐全完备……武清区第二人民医院于2018年12月底迁入新址。新院占地面积69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编制床位400张,总投资3.8亿元。新院配备了3.0T核磁共振机、双源CT机、DR机、C型臂血管造影机、呼吸机等国内一流医疗设备,同时与天津胸科医院、天津医院、天津儿童医院合作推进医联体建设,组织市内“三甲”医院专家定期来院坐诊,使辖区百姓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强人才队伍建设 优关心关爱服务
截至目前,武清区各基层医疗机构拥有全科医生342人,每万人常住人口拥有全科医生2.9人。“十三五”期间,全区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81.09岁,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近100%的家庭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医疗点。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武清积极谋划人才引进培养工作。在区中医医院陈宝贵名中医工作室,患者络绎不绝。近年来,这里培养了近百位中医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为全区医疗卫生系统拔尖学科带头人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武清区严格落实关心关爱服务政策,从生活慰问、健康保障、心理疏导、表彰奖励、招聘聘任政策倾斜、子女入学照顾等多个方面做好一线医务人员关心关爱工作。
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武清“成绩单”亮眼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也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回望“十三五”时期,武清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为目标,着力推动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翻开了教育事业的崭新篇章。
89所新学校投用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走进光明道小学,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塑胶运动场、红色的跑道、红黄相间的教学楼。操场上,孩子们正在跳绳、踢足球、打篮球……到处洋溢着童趣和活力。这所2019年投入使用的新学校,共开设32个教学班,在岗教师66人,在读学生1525人,切实解决了周边5个新建小区适龄儿童的就近入学难题。
近年来,一座座崭新的现代化教学楼在武清拔地而起,不少老牌的学校也“鸟枪换炮”,塑胶操场、多功能教室等硬件配置一应俱全。“现在,咱们武清的学校,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调配都没得说,我们家长特别放心,孩子也都学得开心。”家长杨新娜一讲起这些惠民好事,便洋溢出满满的喜悦。 “十三五”期间,武清共完成了89所学校建设任务,新增学位22830个,全区教育基础设施实现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培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我认为,只有激发出教师内心的使命感,才能更好地向着‘育人导师’的方向迈进。”
“作为教师,仅有学科的眼光显然不够,必须从学科知识的立场走向育人的立场。”
……
前不久,在杨村第三中学加强思政工作座谈会上,教师代表们从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当好学生的引路人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走进杨村第三中学,走廊边设置的一块块电子屏幕上,推送着时政新闻和热点话题,让大家随时可以接受到最新讯息;黑板上,画着生动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板报,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教室墙壁上,张贴着“民族精神”“长征精神”等各类手抄报,激励大家时刻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图书角放置着各式各样的政治课外书,帮助大家丰富知识、开拓视野。而这只是武清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落实思政教育长效工作机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武清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 实施人才强教战略
机器人舞蹈、无人机编队飞行、人机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在武清区教育科技嘉年华活动中,教育科技企业集中展示了5G网络覆盖、人工智能编程等教育科技创新成果,让前来参观的师生大开眼界。在AR展示环节,任课教师正在利用AR移动地理教室讲授一堂别开生面的地理课,在不同的场景阐述不同的知识点,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十三五”期间,武清区大力实施人才强教、人才强校战略,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五年间,全区有6人入选天津市中小学第四期“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33人入选天津市中小学“学科领航教师培养工程”、21人入选天津市中小学“乡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骨干培训。(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晚报王绍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