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相辉映 城乡共融合

芦溪县上埠镇山口岩村,袁河水蜿蜒环绕,山口岩水库碧波荡漾,玉女峰绵延起伏。记者了解到,在政府主导下,山口岩村实施了袁河水域综合整治,修复了百亩湿地、百亩浅水河滩,保留了千亩山水林田草景观。

红绿相辉映 城乡共融合

来源:江西日报 2020-12-18 07:0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一湖碧水翔白鹭,两岸青山起云烟。

芦溪县上埠镇山口岩村,袁河水蜿蜒环绕,山口岩水库碧波荡漾,玉女峰绵延起伏。除了以绿色取胜,该村红色底蕴更是让人引以为傲,在这里,留下了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的碧血忠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在上埠镇党委书记易绍斌看来,充分运用好山口岩村丰富的绿色和红色资源,做活红色文章,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据介绍,当前,上埠镇正把山口岩村打造为袁水源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区,以及赣西地区以秋收起义为主题的红色名村示范点。“我们的目标,要把山口岩村建设成过去有红色故事、当代有蓬勃新貌的红色名村,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创造新时代第一等工作的模范村。”易绍斌信心满怀地说。

眼下,在山口岩袁水源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区,已经实现了电、气、路、供水、排污、绿化一体化,贯通了3公里亲水体验区、低密度康养区、绿色休闲长廊,一条“黄金岸线”即将发挥“黄金效益”。此外,依托千亩高标准农田、百亩荷花基地、百亩蔬菜扶贫基地、百亩“四化林”、百亩金冠梨基地,山口岩村发展订单农业、立体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有了坚实基础。易绍斌坦言,建设实验区,就是要激活“地”的潜力、激发“产”的动力、打造“乡”的魅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

11月9日,山口岩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必清召集全村党员,组织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家看,中央的政策是不是说到我们心坎里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加油干呢?”在会上,他激情飞扬地说。王必清告诉记者,不久前,村里的一些致富能人在政策鼓舞下,已自筹资金成立了一家旅游公司,准备经营红色旅游产业。

记者了解到,在政府主导下,山口岩村实施了袁河水域综合整治,修复了百亩湿地、百亩浅水河滩,保留了千亩山水林田草景观。同时,该村依托秋收起义纪念馆、鹰击长空广场、卢德铭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通过党校联动、研学互动,开展一系列体验教学、团建拓展活动,激活红色资源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打造萍乡市红色廉洁文化示范带。(刘启红)

(刘启红)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