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企业增强了在华发展的信心”

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和社科文献出版社29日在北京联合举办《责任与担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跨国公司》一书首发式。”  中国西班牙商会会长阿尔贝托·勒布隆表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疫情冲击,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支持金融、市场等领域扩大开放,增强了对外资的吸引力。

“外国企业增强了在华发展的信心”

来源:人民日报 2020-10-30 09: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外国企业增强了在华发展的信心”

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和社科文献出版社29日在北京联合举办《责任与担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跨国公司》一书首发式。该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集思广益聚智慧”,主要精选了部分跨国公司面对疫情的思考与建议;第二部分“抗击疫情在行动”,主要收集整理了部分跨国公司在疫情面前表现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40余位跨国公司高管、多国在华商会代表出席活动。

“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应当履行的义务。”德国思爱普大中华区副总裁谢燕琦表示,在国际经贸关系愈发紧密的今天,跨国公司在华经营与壮大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休戚相关。面对疫情挑战,中国经济实现逆势增长,并呈现强劲的可持续发展趋势,展现出活力和韧性,让全球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不断增强。思爱普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向中国中小企业提供一到两年的软件免费使用,同时还提供后续咨询服务。

“中国抗疫反应迅速及时,取得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令人振奋。”荷兰路易达孚北亚区副总裁焦燕认为,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措施有效促进了经济恢复发展,为赢取抗疫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在华跨国企业,我们受益其中。我们看到中国经济正在以强大的韧性恢复,坚信中国必将继续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西班牙商会会长阿尔贝托·勒布隆表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疫情冲击,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支持金融、市场等领域扩大开放,增强了对外资的吸引力。“越来越多外国企业愿意来华投资建厂。中国采取科学有效防疫举措,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外国企业增强了在华发展的信心。”

“我们感受到,中国政府为跨国公司在华生产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丹麦商会会长马蒂亚斯·博耶对本报记者说,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使跨国公司有了更多理想的投资发展机会。

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美国高通公司副总裁郭涛看来,新发展格局将为外国企业在华发展创造更多机遇和空间,有利于培育新形势下跨国公司参与国际合作的新优势。“加强与中国企业合作,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拓展全球市场。”

本报记者 张矜若 毕梦瀛

(张矜若 毕梦瀛)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