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结合”重塑吉林山村:种植村来到“巨变”风口

(石洪宇)秋收、多雨、气温骤降都未能阻挡官马新村的改造脚步。官马新村仍在推进建设 石洪宇 摄  “官马溶洞(景区)近在咫尺,村旁就是磐石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交通有国道和省道。

“农旅结合”重塑吉林山村:种植村来到“巨变”风口

来源:中新网 2020-10-21 19:1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农旅结合”重塑吉林山村:种植村来到“巨变”风口

  官马新村一角 石洪宇 摄

中新网吉林10月21日电 (石洪宇)秋收、多雨、气温骤降都未能阻挡官马新村的改造脚步。眼下,田野上的玉米正在等待收割,孟兆阳抓紧时间协调村集体与景点的合作,一边继续督促村容村貌改造。

作为吉林省磐石市烟筒山镇官马新村驻村第一书记,孟兆阳期望“村子跑得更快一点”,雪乡、花海、采摘……有太多计划等着推进。按照他的说法,该村正在融入当地的“农旅融合”格局,“机会千载难逢”。

官马新村是典型的种植村落,耕地面积328.75公顷,常住人口437人。不过受气候条件限制,这里的玉米亩产产量并不高。近年来,吉林聚焦“三农”领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官马新村因地理位置来到“巨变”前夜。

官马新村仍在推进建设 石洪宇 摄

官马新村仍在推进建设 石洪宇 摄

“官马溶洞(景区)近在咫尺,村旁就是磐石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交通有国道和省道。”孟兆阳说,部分村民尝试经营农家乐,销售农副产品,发现商机和效果都很不错。

随着吉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的开展,当地试图打造这一“农旅结合”示范村。

基础硬件先行改造。官马新村对围墙进行统一粉刷、围栏统一修建、方砖统一铺设。走在村里,可以看到民房雅致的装修风格,已然与远山的红叶融为一体。

“软件”方面,村里最近成立了旅游公司,探索“农业+旅游业”模式,还鼓励村民自建、集体筹建红色旅游纪念地、民俗文化、体验式农家乐,辅以采摘、民宿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区。此外,农村土特产品销售区则帮助村民销售本地的农特产品,实现“溶洞+乡村旅游”模式。

“村子计划正式对外营业是明年春季,预计村民收入能提升30%。”孟兆阳认为。而对贫困户李素莲来说,她将从村集体分红、售卖农副产品得到收益。按照规划,项目全部落地后,还能够解决20多名劳动力的工作岗位。

在村里还留着农房的霍丽察觉到了商机。她认为,村子走向兴隆已经“箭在弦上”。多年来,她和家人一直在城市从事餐饮行业,得到村子要做旅游的消息后,她多次来到村部打听政策。

村里对公厕进行改造 石洪宇 摄

村里对公厕进行改造 石洪宇 摄

“我有经验,这次机会也难得,对于这次创业我有把握。”霍丽已和村里初步敲定了她的民宿项目。

实际上,这个以“示范村”为目标的村子有更具体的计划:这里的民宿进行统一标准化建设,“保证高标准”;“四季采摘园”“应季采摘园”明年落地;举办“家庭承包试验地”和“亲子采摘”等特色旅游项目;村里在盛夏还将出现“花海人家”。

孟兆阳和村民都信心满满——吉林市召开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暨“四好农村路”现场推进会议中透露,当地将继续依托山水、田园、冰雪等资源和区位优势,开发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和休闲旅游目的地。

孟兆阳认为,这个曾经的种植村已来到了“风口”。(完)

(石洪宇)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