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社厅:84.75万名中西部贫困劳动力在苏就业

江苏今年以来新增6125名对口帮扶地区贫困劳动力赴苏就业,吸纳中西部贫困劳动力84.75万人在苏就业。2018年以来,铜仁与苏州合作培训劳动力1万余人,帮助2930多名贫困劳动力在江苏就业,其中近70%在苏州就业,并协助3万多贫困劳动力在当地或其他地区实现就业。

江苏省人社厅:84.75万名中西部贫困劳动力在苏就业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0-10-21 17: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江苏省人社厅:84.75万名中西部贫困劳动力在苏就业

  江苏今年以来新增6125名对口帮扶地区贫困劳动力赴苏就业,吸纳中西部贫困劳动力84.75万人在苏就业。江苏省人社厅供图

中新网南京10月21日电 (徐珊珊)江苏省人社厅21日消息,江苏今年以来新增6125名对口帮扶地区贫困劳动力赴苏就业,吸纳中西部贫困劳动力84.75万人在苏就业,超时序完成国扶办下达的就业扶贫协作考核任务。

无锡市梁溪区政府食堂有一家海东循化拉面店,每到饭点,前来用餐的顾客络绎不绝,生意很是红火。这家店的主人马成、韩雪来自青海省海东市,曾经是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谈起这份工作,夫妻俩感叹不已:“原本在家没什么收入,无锡市人社部门主动给我们提供了这个机会,还为我们减免了房租、水电费。”

在对口帮扶海东市的过程中,无锡市人社部门将建立贫困户动态信息库放在第一位,精准掌握每个人的就业状况及就业服务需求,形成定期数据交流共享机制。

为精准了解对口帮扶地区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动态掌握辖区内劳动力的就业、失业信息,江苏各地积极探索新路径。江苏省人社厅供图

为精准了解对口帮扶地区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动态掌握辖区内劳动力的就业、失业信息,江苏各地积极探索新路径。江苏省人社厅供图

在此基础上,无锡因人施策,针对有条件外出就业的贫困人员,鼓励他们来当地转移就业;针对缺乏技能的贫困人员,筛选合适的岗位与劳动者进行匹配,协调企业进行岗前培训,将人员安置到位;针对无法转移就业的贫困人群,无锡则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等形式,对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兜底安置。

为精准了解对口帮扶地区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动态掌握辖区内劳动力的就业、失业信息,江苏各地积极探索新路径,南通在陕西汉中略阳县的乡镇援建了标准化人社基层平台,苏州为贵州铜仁建立了当地第一个智能化人力资源市场,通过智能化信息的精准对接,开展常态化劳务协作扶贫。

“如果不是苏州文鼎公司去我们村招工,我今年就只能在家务农了。”铜仁印江县建档立卡户代江敏说。今年48岁的代江敏是7口之家中唯一的劳动力,此前在老家以打零工为生,疫情后没有了收入来源。

苏州企业驻村招聘给了他希望。如今,在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从事产品测试的代江敏月收入4200—4500元,公司包吃住。代江敏说,“江苏经济发达,工作环境好,我希望以后孩子也来苏州工作、安家!”

作为经济发达省份,江苏在就业扶贫工作中还创新思路,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精准把脉就业岗位需求,实现供需交流平台无缝对接。依托苏州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苏州12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铜仁市各县区人社局对应建立市场化运作的职业经纪人精准扶贫服务队伍,为当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及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员提供精准服务。

2018年以来,铜仁与苏州合作培训劳动力1万余人,帮助2930多名贫困劳动力在江苏就业,其中近70%在苏州就业,并协助3万多贫困劳动力在当地或其他地区实现就业。(完)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