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藤峡一期工程发挥综合效益 显著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供水保障

图为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大藤峡水利枢纽位于广西最大最长的峡谷——大藤峡出口处,控制西江流域面积的56.4%、西江水资源量的56%。据了解,目前在发电方面,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从47.6米汛限水位蓄至52米后,左岸3台机组发电出力由35万千瓦增加到60万千瓦,发电耗水率降低25%。

广西大藤峡一期工程发挥综合效益 显著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供水保障

来源:中新网 2020-10-21 16: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广西大藤峡一期工程发挥综合效益显著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供水保障

  图为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 俞靖 摄

中新网南宁10月21日电 (记者 黄令妍 林浩)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副厅长闫九球2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进入了建设与运行管理并行的新阶段,今年3月船闸试通航,4月首台机组投产发电,7月左岸三台机组全部发电,9月6日工程首次蓄水至52米高程,这是枢纽全面完工前允许运行的最高水位,一期工程开始全面发挥综合效益。

大藤峡水利枢纽位于广西最大最长的峡谷——大藤峡出口处,控制西江流域面积的56.4%、西江水资源量的56%。作为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标志性工程,大藤峡工程集防洪、航运、发电、水资源配置、灌溉等综合效益于一体,是珠江流域关键控制性水利枢纽,是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的重要屏障。

据了解,目前在发电方面,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从47.6米汛限水位蓄至52米后,左岸3台机组发电出力由35万千瓦增加到60万千瓦,发电耗水率降低25%。在水资源配置方面,目前水库可调配水量近7亿立方米,初步具备应急调配功能。如遇突发咸潮上溯、水污染等水安全事件,原来从龙滩水利枢纽工程调水,抵达珠江三角洲的时间需要10天左右,现在从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调水,抵达珠江三角洲的时间只需3天左右,显著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此外,今年汛期,大藤峡公司严格按照汛限水位调度运行,战胜西江1号洪水,经受两次超2万立方米每秒洪水考验。

航运方面,大藤峡3000吨级的船闸投入使用,随着库区水面增加,航道条件进一步改善,船舶航行更加安全、高效,货物通过量大幅提升。截至10月20日,大藤峡船闸过闸核载量1859万吨,实际通过货物量845万吨,按此推算,年通过货物量可达1675万吨,满足工程初步设计的2020年通过货物量1500万吨的要求,为建设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奠定了坚实基础。

闫九球还介绍,落久水利枢纽工程、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二期工程、左江治旱驮英水库及灌区工程、桂西北治旱百色水库灌区工程、广西西江干流治理工程、洋溪水利枢纽工程等其他国务院确定的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均已开工建设,投资规模超过700亿元。截至2020年10月15日,累计完成投资364.57亿元。(完)

(黄令妍 林浩)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