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剩了才有面子”式大方省省吧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对有限资源的珍视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这种“剩了才有面子”式大方并不可取,易衍生出摆阔心理、炫富心态、攀比行为,使得“盛宴”变“剩宴”。

新华网评:“剩了才有面子”式大方省省吧

来源:新华网 2020-10-21 14:1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要节约不要浪费”系列网评之三: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对有限资源的珍视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

但生活中,不少人在请客吃饭的时候,习惯多点菜、点贵菜,抱着“剩了总比不够吃好”的想法,大盘大碗上“硬菜”,用酒席丰盛与否等同于主人是否够阔气、够大方,而将“光盘”“打包”与寒酸小气画上了等号。这种“剩了才有面子”式大方并不可取,易衍生出摆阔心理、炫富心态、攀比行为,使得“盛宴”变“剩宴”。一项针对我国城市餐饮业的测算显示,每年仅餐桌上的食物浪费量就高达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

凡事皆有度,“光”盘子并不“丢”面子,浪费才可耻。厉行节约,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改变那种“剩了才有面子”的观念,请客吃饭不搞攀比、不讲排场、不摆阔气,点菜“够吃就好”,剩菜“打包带走”,合理消费,适度消费,让“经济实惠”“光盘行动”成为宴请新风尚。(文字:董璐 漫画:甘甜)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