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四川眉山果园村的“幸福密码”

如今,凭借产值上亿的葡萄产业,果园村不但实现全村整体脱贫,人均年纯收入还达到3.1万,较种植葡萄前收入翻了15倍。这两年,果园村被陆续评选为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和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四川眉山果园村的“幸福密码”

来源:央视网 2020-07-24 10:4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四川眉山果园村的“幸福密码”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四川眉山果园村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把一串串葡萄发展成为上亿元的大产业,不但摸索出了乡村振兴的幸福密码,还让乡亲们过上了“城里人都向往的生活”。

眼下正是葡萄上市的好时节,果园村里迎来了各地客商。葡萄藤下,果农张雄心情不错,一家企业刚刚和他签订了购销协议。

别看现在沉浸在葡萄丰收的喜悦中,前些年张雄还在为生计一筹莫展。当时,果园村主要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大家靠天吃饭,仅能满足温饱。为了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村干部几次请来专家把脉。

最开始,村民们对种葡萄都没什么信心。果园村就提出党员先带头小面积试种,成功后再带领大家特别是贫困户搞规模化经营,并把指导送到田间地头。

村里还借助“两权抵押”试点和“土地流转机制”试点的好政策,帮张雄等村民申请贷款,扩大种植规模。为了提升产业质量,果园村一面大力改善路网、土壤状况,一面引进高端品种。从最初的巨峰葡萄再到现在市面上的美人指、阳光玫瑰等优势品种,果园村的葡萄种类更新换代达到200多种。在村委会的带动下,很多葡萄园还引入了生物防控、有机种植,发展成集农业、观光、采摘为一体的农家养生乐园。

如今,凭借产值上亿的葡萄产业,果园村不但实现全村整体脱贫,人均年纯收入还达到3.1万,较种植葡萄前收入翻了15倍。对于未来发展,从支书到村民都有着更远大的目标。

村民都说,一串串葡萄种出了果园村的乡村振兴。如今,果园村里修起了一条条笔直通达的道路,建成了区里第一个农村聚居小区,引入智慧治理,建立24小时智能监控、智能垃圾分类系统,让人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农村聚居小区。这两年,果园村被陆续评选为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和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