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制造”赋能,藏地飞毯“飞”向全国

“唧唧复唧唧”的织造声响伴着轻轻哼唱的藏族小调,在西藏拉萨市金珠西路的一家小院里,十几位藏族妈妈正在编织着一枚枚五彩斑斓的手工织毯杯垫。

“妈妈制造”赋能,藏地飞毯“飞”向全国

来源:新华网 2020-07-23 15:5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拉萨7月23日电(记者王炳坤、唐弢)“唧唧复唧唧”的织造声响伴着轻轻哼唱的藏族小调,在西藏拉萨市金珠西路的一家小院里,十几位藏族妈妈正在编织着一枚枚五彩斑斓的手工织毯杯垫。

近日,这家以编织非遗手工藏毯闻名的合作社接到一份特殊订单,创新打造年轻人青睐的潮流单品,在助力当地阿妈们增收致富的同时,也为传统非遗技艺普及推广打开了一条新路。

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藏毯,是世界知名的三大地毯之一。就像阿拉伯人因频繁的日常使用而创造出“飞毯神话”一样,集实用性和装饰性为一体的藏毯,在青藏高原民众生活中同样发挥着诸多作用。正因为如此,西藏不少藏毯合作社都在努力坚守传统技艺,但手工织造的产品成本高,加上单条藏毯动辄达到几十平尺,价格超万元,很多内地消费者不愿承受,这让古老藏毯技艺面临传承困难。

“这次我们和百事可乐合作,用传统工艺织造藏毯杯垫,并将这一单品入驻百事‘盖念店’,让年轻消费者花较小代价就能兑换和体验。”“妈妈制造”西藏拉萨藏毯合作社技术带头人盆达说,她从事手工藏毯织造30年,先后在拉萨、日喀则等地学习和从业,累计带徒超百人,这是第一次织造小人书大小的袖珍“藏毯”。

“妈妈制造”是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和北京蚂蚁力量传统手工艺文化发展中心共同发起的公益项目,其以各级妇联组织为依托,通过在自然村、社区发起成立合作社,制作融合当地手艺的非遗产品,旨在带动贫困妇女就地就业创业。项目自2016年9月启动实施以来,已分别在14个省份建立了49个合作社,内容覆盖蜡染、扎染、刺绣、剪纸、银饰等20多种工艺的记录和整理,开发了100多款具有东方文化特色、市场前景良好的非遗产品,为5000余位女性创造了创业、就业机会。

几个月前,百事可乐与“妈妈制造”西藏拉萨藏毯合作社联系,参与到这项公益活动之中,并共同打造出跨界联名单品“非遗手工织毯杯垫”。目前,合作社已组织15位藏族妈妈,产出藏毯杯垫300对,每位藏族妈妈人均收入2000元。

用全新单品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妈妈制造”西藏拉萨藏毯合作社变得忙碌起来。这几天,合作社负责人王泽强受西藏山南市邀请,正在推进合作社的异地复制。

“我们在山南市已经招募了近30位妈妈,目前正在接受技术培训。”王泽强说,新合作社开业后,我们将与知名品牌合作,围绕藏毯工艺开发出更多年轻人喜欢的单品,持续挖掘传统技艺的现代价值。

(王炳坤、唐弢)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