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雨带即将北抬!未来十天淮河流域降雨偏多

根据气象预报,困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强降雨终于在20日有所减弱。陈涛也分析称,从21日到23日,影响中国的主雨带位置将有明显北抬,主要雨区将落在西南地区东部到黄淮、江淮这一带。

主雨带即将北抬!未来十天淮河流域降雨偏多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0-07-20 07:0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根据气象预报,困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强降雨终于在20日有所减弱。根据气象监测,影响中国的主雨带未来两天将有明显北抬,新一轮强降水过程将主要影响江淮、华北、东北等地区,北方的防汛压力也因此有所增加。

长江中下游强降雨趋于结束

汛期以来,徘徊在长江中下游一轮又一轮的暴雨让沿江地区深陷洪涝的泥沼。19日早晨南北方的降雨系统几近汇合,一条狭长的强降雨带,横跨中国东北-西南两端。

中央气象台预计,7月19日20时至20日20时,黑龙江西北部和东部、吉林东部、辽宁东北部以及江南北部和西部、贵州南部、广西西部和北部、云南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中央气象台7月19日18时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分析,本轮强降雨影响范围广、局地强度较强,较7月上旬的强降水过程来说,雨带位置偏北、雨带移动特征更为明显。根据中国气象局15日在发布会上的预判,7月20日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强降雨趋于结束。

就重要河湖的汛情来说,虽然太湖目前仍维持超保证水位,但未来流域降水较弱,有利于水位下降。19日夜间到20日白天,鄱阳湖附近还有一次降雨过程,其干流来水量大,水位下降比较缓慢。而淮河在22日前还有强降雨过程,干流防洪风险进一步加大,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降雨趋势:主雨带即将北抬

根据中国天气网报道,7月20日之后,北方进入主汛期,华北中部、东北部和南部雨水偏多。

陈涛也分析称,从21日到23日,影响中国的主雨带位置将有明显北抬,主要雨区将落在西南地区东部到黄淮、江淮这一带。

中央气象台预计,7月17日至26日,华北中部和东北部等地累积雨量有30~60毫米,局部可达80毫米以上。

展望后期,7月29日-8月7日,影响中国的主雨带位于西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东南部、江汉西部、华北、东北、黄淮等地,上述大部地区累积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7成,局地偏多1倍以上。北京市气象局17日在发布会上透露,北京今年主汛期(7月20日至8月10日)降水量为140~160毫米,较常年同期(119.4毫米)偏多2~3成。

应急管理部19日发布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预警提示,未来三天,东北地区局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可能引发风雹灾害,吉林东南部、辽宁东部需防范旱涝急转。

“七下八上”北方防汛压力将增大

当前,中国已进入“七下八上” (7月16日-8月15日)的防汛关键期,中国气象局预判,这期间全国降水总体呈现“北多南少”空间分布。

“‘七下八上’主要强降水区域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表示,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松花江流域、辽河、海河、淮河、黄河中下游,包括长江上游降水量均比常年同期偏多。北方降水具有特殊性,在做好南方防汛的同时,北方的防汛压力也是比较大的。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国家防总检查组已经赶赴吉林、黑龙江检查松辽流域防汛抗旱工作。检查组现场检查了吉林、黑龙江两省重要堤防、水库等防洪工程,防汛抢险物资储备及队伍备汛等工作。

在地方,黑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7月18日下发紧急通知称,“七下八上”时期东北大部为多雨区,松花江流域可能发生较重汛情,台风有北上可能,局部地区还可能旱涝急转。各市(地)、各有关单位要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大力度、最实举措严密布防,紧盯大江大河、中小河流、水库、尾矿库、城市内涝点等重点区域目标,进一步开展全方位排查,及时消除隐患。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