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清源“移动议事厅” 激活共治文明码

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环境整治不能指标不指本,以民需为导向,李茂会当下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现场开会。“咱给居民搭个临时车棚吧,选不阻碍出行的地儿,居民有需要可短时有序停放,僵尸车陆续清完,‘临时车位’再关张。

大兴清源“移动议事厅” 激活共治文明码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2020-07-16 15:1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人民网北京7月16日电 “李书记呀,您办事效率真高!”正在小区巡查环境问题,李军林夫妇上前“拦路”,挽住了社区书记李茂会的胳膊。上午还在愁自行车往哪儿停,下午,社区就给安了新家,夫妇俩别提有多高兴了。

  楼道开会 现场讨论搭车棚

“从没想过,不只四轮车难停,自行车也有没地停的地儿。”在社区敲门询问楼下公共区域停放车辆有无自家时,李军林坦白“真是愁。”楼道也是生命安全通道,指定是不能停,车棚又“满员”。楼下随处停确实不该,但这车到底该搁哪儿?

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环境整治不能指标不指本,以民需为导向,李茂会当下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现场开会。“小区车棚现停了多少辆?现在有多少车是没地停违规放、有多少是僵尸车……”一边盘算需要的空间,工作人员翻翻工作本记录,找起了资源。

“咱给居民搭个临时车棚吧,选不阻碍出行的地儿,居民有需要可短时有序停放,僵尸车陆续清完,‘临时车位’再关张。”“靠谱!前几天咱们商户张超给我们送来了2顶帐篷,现在就能派上用场。”这边商量着对策,那边工作人员又跑着运来帐篷,在两栋楼中间空闲位置,搭建起来,标注临时停放地。担心下雨“临时停放处”不稳,李茂会又带着大家运来沙袋绑上,再给帐篷四个“脚”用螺丝做了固定。

“以前居民图省事,就是楼下随意停放,或者干脆‘挂靠护栏’,有了去处,车辆一准守规矩。”李军林拍胸脯说。

街边开会 社会组织入席

“走动式”办公、现场来议事,在清源街道创城工作中,这样的家门口问需、众筹式解决已成了地区共建的特色风景。聚焦“家风文明”、“楼道文明”、“公共空间文明”、“街巷文明”,社区社会组织也分领公益岗,帮着解决堆物堆料、清理小广告等难题。

枣园北里社区的“艺海清馨”10名组员连日来,每天包楼层查卫生、查隐患。“楼道是公共空间,这快递箱可别堆这了,纸盒子可以扔蓝色垃圾桶。”“刚瞅见您抽烟,这烟头可别往绿化带弹了。”每天爬楼好几回,队长于荷连直说“做志愿也能锻炼身体。”有时候正清理绿化带烟头呢,看见居民路过,也忍不住唠唠家常、叮嘱叮嘱“文明小事”。她还给队员们起了名“创可贴”,既寓意“文明创客”,又象征社会组织覆盖社区建设的痛点。

掌上开会 家庭组团“承包”

日前,清源街道已经建立起了6个专项巡查组、24个社区整改组、50余个社区组织参与的文明督导组。在“日巡、日改”的机制中,动员辖区居民参与其中。

“创城,需要您一份助力。”在学院社区,这是一条被转发的热帖。志愿者杨召发带着闺女头一个报名,参加了周末大扫除。母女俩分工,一个专盯门上、墙上、电线杆的小广告,一个瞄准绿化带,清出烟头。

“社区通过微信群和我们讨论了创城工作进展、难点,大家都抢着报名参加。”能为身边做点事儿,大家都说值。邻居们还线上提议把“遛弯捡烟头”固定下来,一起美化小区,也丰富家庭业余生活。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