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张掖市委书记杨维俊谈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张掖市委书记杨维俊谈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5-22 16: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截图来自中国日报网页版)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视察张掖,极大提振了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斗志和干劲。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一是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张掖样板。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整治保护修复祁连山生态环境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面完成占保护区总面积76%的张掖段生态环境问题整治任务,妥善搬迁安置保护区核心区内所有农牧民和占缓冲区总人口34%的群众,在实现转产就业、稳定增收的同时,有效缓解了保护区的生态承载压力。如今的祁连山,雪豹、鹅喉羚、白唇鹿、岩羊等国家一、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时有出现,生态修复治理区草木葱茏、生机勃勃,植被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深入实施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山水林田湖草修复等重大生态项目,祁连山国家公园和黑河生态带、交通大林带、城市绿化带“一园三带”造林绿化建设三年完成营造林72万亩,带动全市完成大规模国土绿化面积122万亩,是前三年营造林面积的2倍。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创新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在全省率先建成以卫星遥感技术运用为主体的生态环保信息监测监控系统,获评“全国2018智慧环保十大创新案例”之一。2019年,张掖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二是夯实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基础,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在5个“插花型”贫困县区2017年底全部脱贫摘帽、全市实现整体脱贫目标的基础上,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张民、张肃公路两条100公里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初见成效,实施产业发展、生态修复、基础设施等项目300多项,完成投资110多亿元,乡村振兴由典型示范向整体推进、全域拓展提升。特别是牢牢抓住产业振兴这个基础,加快发展以玉米制种、绿色蔬菜、肉牛养殖、优质牧草 “四个百万”工程,马铃薯、中药材、食用菌、小杂粮、优质林果、花卉“六个区域特色产业”为重点的绿色生态农业,着力打造绿色蔬菜和优质肉牛“两个百亿级产业体系”。按照“不打一口井、不新增用水总量、不改变地表结构”的要求,发展戈壁生态农业11.12万亩,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种植技术聚集度和节能环保程度一流的20万平方米海升智能温室项目一期建成投产,成为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示范项目。

三是培育发展新兴生态工业,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格局。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和实施十大生态产业专项行动计划的部署要求,积极引进华为公司、航天九院、中国华电、顺丰集团、中冶集团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规划建设大数据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通航产业园、凹凸棒石产业园等重点生态型产业化项目,带动全市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6.5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83个百分点。华为大数据产业园一期建成投用;用时一年半建成百亿级的智能制造产业园,首批“甘肃制造”手机、全省首台商用智能机器人在园区“诞生”;总投资60亿元的碳纤维装备制造项目开工建设;凹凸棒石产业园、通用航空产业园也都取得重要进展。

四是发展壮大全域生态旅游业,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我们依托丰富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红色文化资源,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市和全省旅游文化体育医养融合发展示范区“三大示范试点”为抓手,加快推动旅游业向全域全季全业态转变,张掖丹霞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张掖入选国际旅游联合会“最美中国旅游城市”,全市创建4A级以上旅游景区18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一,2019年全市接待游客4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79亿元,均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增速居全省第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观红西路军纪念馆时的重要指示精神,谋划建设红色文化旅游大景区、河西长征文化体验景区等重点红色旅游项目。在文化旅游产业带动下,201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2%、居全省第一位,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4.9%,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进一步显现。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记者马静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