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区:以“匠心精神”打造“高颜值”城市

”  初夏的夜色笼罩下,正在平凉市中心城区一处夜市摊执行巡查任务的闵巍通过对讲机与在绿地广场留守巡查的队员小龚进行着实时沟通。这只是崆峒区执法局开展中心城区精细化管理的一个工作片段。

崆峒区:以“匠心精神”打造“高颜值”城市

来源: 新崆峒
2020-05-14 11:2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请问你那边现在状况如何?”

“现在绿地广场巡查过程中没有发现流动摊点!”

“好的,收到!”

初夏的夜色笼罩下,正在平凉市中心城区一处夜市摊执行巡查任务的闵巍通过对讲机与在绿地广场留守巡查的队员小龚进行着实时沟通。

记者从崆峒区执法局了解到,为加强执法力量配置,该部门抽组精兵强将成立40人新城区执法中队,专门负责城区崆峒大道以北、泾河风情大道以南、广成路以西、天馨路以东,以绿地广场为中心的新城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户外广告等方面综合管理。

这只是崆峒区执法局开展中心城区精细化管理的一个工作片段。近年来,崆峒区努力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持续提升市容市貌,中心城市整体品位和居民幸福指数得到了全面提高。为了提升新城区精细化管理水平,区执法局统筹资源,整合力量,注重群众参与,从管理体制、管理水平、服务效能等方面统筹推进,打造城市管理新亮点,让居民生活更美好。

问题是靶心,目标是方向。该区严格落实“门前五包”和“路长制”,推行“一日三查、徒步巡查、随机抽查”管理模式,开展综合治理。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严格夜市烧烤门店店外桌椅摆放数量、间距等。对绿地广场、柳湖公园后门、定北路、广成路等路段占道经营、流动摊点、户外广告、“三乱”等乱象进行彻底根治。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身着反光背心、佩戴红袖标、爆闪灯、执法记录仪,以“721”工作法(即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规范执法行为,并使用记录仪记录执法全过程,打造了公开、公正、透明的执法环境。

“今年以来,我们对原解放北路,汽车东站对面的所有及其他路段的零散的百货摊点共计二百多家,全部规范到泾滩路市人社局南侧,设立泾滩路百货夜市,方便市民群众购物消费,有效解决了流动摊点占道经营的问题,力求不断提高市民的幸福感、安全感,为平凉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崆峒区执法局执法九中队中队长闵巍告诉记者。

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的好与坏事关群众的幸福生活指数。如今,以绿地广场为中心的平凉新城区,周边高楼林立、街区纵横,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崆峒的一张新名片。

城市管理需要“真感情”。从主干道路到街头小巷,环卫工人每天在这里迎接清晨的第一道光线。城管执法工作人员通过随手“拍丑”,随时“晒丑”,坚持“行走崆峒”,发现问题现场办公,不达目标不收兵……

“从北门坡到西门坡这段是我们的辖区,早上五点半工人到岗后便进入大扫阶段,清扫路面的各个角落后就开始进入保洁状态,主要保洁对象就是树屑、果皮箱以及绿化带周边的纸屑,路面整洁后工人就开始着手擦洗路牌、护栏、报刊亭等设施。”保洁公司清扫三中队队长杨喜梅说道。

行动本着问题去,功夫不在短板上。为提高清扫保洁工作质量和效率,区环卫处使用高压冲洗车对路面道沿边顽固的垃圾进行冲洗作业,同时,利用护栏清洗车对街区主要干道护栏开展清洗作业。

回忆起刚刚参加工作时的场景,保洁公司清扫三中队队员王小霞感慨颇多:“刚开始我觉得这个活又脏又累,哭着不愿意干。结果在二十四年的经历和磨炼中,我竟然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工作。今年我退休了。在退休之前我几天几夜睡不着觉,操心我的果皮箱咋办,马路咋办,最后我就返聘了。我想在我的有生之年,为平凉多做贡献,让我们平凉的城市更加美丽、更加干净。”

不漏死角治“脏”,让城市更干净;不遗余力治“堵”,让城市更畅通;坚持不懈治“乱”,让城市更整洁;持之以恒治“违”,让城市更有序。这是崆峒区委、区政府的郑重承诺。

“看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最好去看公厕。”公厕怎样,城市文明就怎样。近几年,崆峒区对集中管理的公厕张贴如厕通知和公厕管理标准,实行“专人负责,全天保洁”的管理法。如今,中心城区公厕玻璃面板的洗手柜干净整洁,水池上方的镜子光亮如新,绿植更是为公厕增添了几分绿意,每一个细节都折射出公厕建设和管理的标准化与精细化。

“我们从内部管理做起,给沿街的清扫保洁人员配备了新式标志服,并按照周计划推进,周内进行护栏、街路牌、树屑粪便、砖石头缝及背街小巷的集中清理等,周末则对存在问题开展集中整改。针对十里长街和西门口至宝塔巷路段,分六个小组集体作业,这样既提高了清扫保洁效率,又确保了集体安全。”保洁公司环卫处副主任杨兴海向记者介绍。

“攻之欲坚,谋之欲深。”城市容貌体现了居民“精气神”,精细管理呈现了城市的整洁之美。崆峒区城市精细化管理在“力度”“温度”上做文章,下足“绣花功夫”,在提升区域发展“软实力”的同时,也使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崆峒呼之欲出。(记者 张继龙 梁璐)

(张继龙 梁璐)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