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世界工厂开在宁夏泾源

我把世界工厂开在宁夏泾源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5-06 13: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固原市泾源县宁夏泉祥户外纺织用品有限公司,初识掌门人黄水海,微胖,很憨厚,他正和五一来加班的工人一起在生产车间里,虽然是五一小长假,工厂里自愿加班的工人们还是很多,尤其在新建的口罩工厂。

2月25日黄水海厦门回到了固原,开始14天的隔离,在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思索应该做点儿什么,当了解整个泾源县没有一个口罩厂时,办一个口罩厂,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

他从3月2日开始筹备,利用自己经商多年的人脉购买流水线设备,半自动口罩机、55型pp熔喷布机、,超声波电焊机、半自动平面口罩机,这些设备在2020年3月9日到达厂区,3月15日安装到位,3月25日开始生产。到5月1日,这里已开工生产民用一次性口罩80万只,医用口罩相关手续正在办理,目前日生产数量达到8-10万只,未来计划达到日目标产量50万-70万。

黄水海说,马上孩子们就要复课了,虽然有很多国外订单,我都没有销售,我生产的口罩要为泾源县的孩子们留着。

口罩车间旁边的办公室,一张茶桌上正弥漫着陈年普洱的味道,直白表明:我来自福建。

黄水海的厦门聚泉祥包袋用品有限公司是福建厦门一家成立近10年的传统纺织企业,

2019年初,福建省第十一批援宁工作队泾源县工作组挂职干部鼓励动员他落户泾源县参与西部扶贫,黄水海随援宁工作队来到宁夏,初到泾源,他的商业敏锐性迅速做出了判断,这里将是他再次启程的地方。

厦门聚泉祥包袋用品有限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企业管理咨询于一体的专业型企业,生产背包、学生包、手提包、旅行包、军用包等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南非、日本、南北美州等世界各地,是一家世界工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要素制约加剧,成本上涨较快,竞争优势减弱,而西部内陆地区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低吸引力巨大,“西进”成为纺织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黄水海也加入到了东部纺织企业向西部转移的大潮之中。

2019年6月黄水海与泾源县政府签订协议,7月就注册成立宁夏泉祥户外纺织用品有限公司。跟总部在东部、车间在西部的东西部扶贫企业不一样的是,黄水海将总部企业和车间全部设在泾源县,“落地生根”发展。

将自己经营十年的一家成熟世界工厂拔根搬迁,需要非常大的勇气。黄水海说:我相信自己的选择。往西北走,这里劳动力充足。他来到宁夏泾源后,发现这里的领导和干部作风扎实,实实在在做事情,这给了他更多信心。

连根拔起来到泾源的黄水海加快建厂时间。

2019年7月22日,宁夏泉祥户外纺织用品有限公司(思源村总厂)开工,主要生产背包、书包、军用包等产品。

2019年8月1日,宁夏泉祥户外纺织用品有限公司(六盘山什字村分厂)开工,生产背包、书包、军用包等产品。

2020年4月13日,宁夏泉祥户外纺织用品有限公司(园子村分厂)开工,生产背包、书包、军用包等产品。

2020年3月7日宁夏同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口罩工厂)开工,生产口罩等防疫物资及原材料。

在启动车间建设的同时,他同步在过渡厂房开始员工培训、运营。

在员工的培训上,黄水海有自己的一套完整方法,他的目标是通过运营“工厂化、规模化、长期化”的扶贫车间,让泾源县本地群众不用外出实现就近就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局面。

黄水海首期工程便建设2个扶贫车间、面积共5000余平方米,设置18条生产流水线,配备平车缝纫机、同步厚料机、高头成型机、智能模板机等机器设备360台,计划吸收至少500人就业。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业利润薄如刀锋,要在激烈的纺织行业竞争大潮中生存下来,靠的就是精益化管理运营优势竞争力。黄水海充分发挥自身是专业的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的优势,实施“零库存、实时生产、单件流”等先进的运营模式,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氛围,让员工一上生产线便进入你追我赶、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彼此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学习、相互竞争。

马彩芹,是黄水海来到泾源招来的第一位工人,在工厂负责人事。她是泾源县最普通的家庭妇女,但是黄水海看到了她身上的努力和认真,半年时间,马彩芹每月已经能拿到4000多元。

工厂里有一名残疾女工于红芹给黄水海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虽然行动不便,但总是想各种办法到厂里来上班,还和丈夫打赌,自己每月一定能挣到2000元。

充分挖掘员工内在潜能,提高员工生产效率,促进员工增收,确保绝大部分员工工作半年后月工资2000元以上、高的5000元以上甚至更高。他计划通过“缝纫加工外包致富带头人培训”等方式,培养本地致富带头人新开设若干个扶贫车间,吸收至少500人就业,累计达1000人以上就业,为本地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黄水海说:培养出优秀的产业工人,我就有了强大的根基!我希望自己在泾源县尽快培养出自己的强大产业工人队伍,让这里的老百姓有一技之长,他们每天、每月、每年都有持续不断收入。那时,我的世界工厂就更有竞争力了!(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