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会泽:绵羊有了“户口” 村民少了矛盾

(李发兴)自从绵羊有了“户口”,在云南省会泽县大海乡草山放牧的54户村民间的纠纷矛盾大幅减少,每月“零纠纷”“零发案”成为了常态。(云南省公安厅供图)  大海乡地处滇东北乌蒙山主峰,万亩草山养育着1万多只绵羊,羊羊相似、混杂难辨。

云南会泽:绵羊有了“户口” 村民少了矛盾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2020-04-27 08: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人民网会泽4月27日电 (李发兴)自从绵羊有了“户口”,在云南省会泽县大海乡草山放牧的54户村民间的纠纷矛盾大幅减少,每月“零纠纷”“零发案”成为了常态。

民警给绵羊画标记。(云南省公安厅供图)

大海乡地处滇东北乌蒙山主峰,万亩草山养育着1万多只绵羊,羊羊相似、混杂难辨。“东家的羊串到西家,东家说是东家的、西家说是西家的,邻里纠纷自然而起,发生治安或刑事案件的隐患难以消除。”大海派出所所长尚加英说。

为切实消除羊群混杂或走失引发纠纷或治安、刑事案件,大海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推进矛盾纠纷就地预防化解,创新推出了“羊群户籍化管理”的做法。

民警给绵羊画标记。(云南省公安厅供图)

尚加英介绍,结合村民生活习惯,派出所给各家的羊进行标记化、网格化、联牧放牧化管理,用油漆以点、线、圆三种形状,在羊的不同部位作标记,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了羊的“密码”。“这个‘密码’村民认得清、民警认得出,这样的土办法,成本较低、群众接受、方便管理、有利防盗,也解决了矛盾隐患。”尚加英说。

民警给绵羊画标记。(云南省公安厅供图)

在乌蒙之巅的放牧区,一辆警车、一张便民桌、一本羊群造册登记本、两个热水壶是大海派出所民警在大山里办公的全部装备。他们逐一询问每家养了多少只羊、需要打什么标记,再登记造册。随后,民警化身油漆工,走进羊群逐一在绵羊身上画上不同的标记。

2019年以来,大海派出所累计为在草山上放牧的54户村民的10058只绵羊上了“户口”。村民董先生说,现在村民一眼就能分辨出自家的羊,村民之间的感情也变得融洽了,两三家人还经常联合起来在一个区域网格放牧,有时忙于春耕,还可以把羊赶到山上大家轮流看管。

(李发兴)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