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社区“洋志愿者”:我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

......  今天早上的永康胡同志愿岗有点不一样,要说哪里不一样,细心地居民发现胡同口多了一位金发碧眼的志愿者。检查出入证、测量体温、无证人员登记,与外籍友人沟通......他做起来都得心应手,唯有面对居民的夸奖时,你才能看到来自“新手”的羞涩。

东城社区“洋志愿者”:我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2020-04-12 19: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人民网北京4月12日电(池梦蕊)“你好,你有出入证吗?”

“你好,我帮你测一下体温吧!”

“36.2℃,正常。”

......

今天早上的永康胡同志愿岗有点不一样,要说哪里不一样,细心地居民发现胡同口多了一位金发碧眼的志愿者。为什么说细心的朋友才能发现呢?因为这位来自捷克的小伙子汉语说的太溜了!不抬头看根本发现不了!

他叫David(中文:大卫), 来中国已经8年了,在五道营社区居住3年,现在是社区的一名志愿者。

“我要学的还有很多”

头戴口罩,胳膊上戴着红袖标,操着一口地道的中文。今天早上不到8点,大卫就出现在了永康胡同西口。今天是他第一天前来值守,为了熟悉流程他特意早到了一会儿。

检查出入证、测量体温、无证人员登记,与外籍友人沟通......他做起来都得心应手,唯有面对居民的夸奖时,你才能看到来自“新手”的羞涩。“你真棒”“我要学的还有很多”。大卫说:“我在中国很久了,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我愿意出一份力守护它。最近工作不忙,听到社区需要,我就马上报名了。只要有时间,我都会积极参与!”

“我愿意来帮忙”

五道营社区外国人口居住多,社区在册记录的就有100余人,他们虽然懂得简单的中文,但是想要掌握各类出行政策等信息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有些不知道怎么办理手续,还有想代买东西找不到方法的……如何做好疫情防控,沟通机制的流畅面临着考验。既要及时全面,又要非常精准,避免词不达意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如果能有外籍友人加入进来就好了。大卫上个月回国,在社工李宗月的悉心协助下,顺利度过14天隔离期,他十分感谢社区照顾,听到招募志愿者消息后便自愿加入到社区的防疫工作中来。

五道营社区专员冀辉杰说:“由于社区外籍友人比较多,我们也发放了一些双语,甚至多语种的宣传单,并在胡同卡口等显著地点标注英文,但是沟通的问题依然无法完全解决。现在有了外籍志愿者的加入,我相信以后的沟通工作会更加方便。”

“我们是一家人”

放心不下第一次上岗的“洋志愿者”,负责全面工作的五道营社区专员冀辉杰特意前往胡同口进行慰问,并为他送上了社区准备的“纪念品”——中国扇子,扇面上是冀辉杰写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几个大字。收到这份特别的礼物,大卫既惊喜又开心,在理解扇面话语的意思后更是连连称赞“是的,我们是一家人”。

大卫:“中国政府的抗疫措施非常有效。现在我们的国家也在学习经验,进行封闭管理、出门戴口罩、减少出门。疫情没有国界,我们都是一家人,要互相帮助。”

人类命运是一个共同体,疫情当前,没有哪个国家也没有哪个人可以排除在外,让我们携手一起努力,早日打赢这场战役!

(池梦蕊)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