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最早是用竹棍搭架帮助黄瓜生长,后来成了布条,现在又发展到塑料绳,越发展成本越低,越发展越节省人力。"50岁的本地人马元水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金土地设施蔬菜基地向记者介绍。
马元水正在拉铁丝网为日后黄瓜搭架做准备
据记者了解,天水市秦州区金土地设施蔬菜基地位于秦州区杨家镇,距城区45公里,平均海拔1760米,年平均降雨量683毫米,秦杨公路穿越境内,交通较为便利,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土壤墒情好,适合发展蔬菜生产。
近年来,秦州区把蔬菜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来抓,建成了以杨家寺镇为核心的秦州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辐射带动牡丹、秦岭、大门、娘娘坝、齐寿等八大设施蔬菜基地和高原夏菜基地。
“两个孩子去了外地打工,我和妻子都在这里工作,在这我挣五千元,妻子两千元,一个月还能抽出几天照管家里种的地,最主要还能照顾老人,方便多了。”马元水说。
为防止浪费,农户将去年使用过的布条继续搭在铁丝网上
据介绍,今年,秦州区蔬菜面积达16.8万亩,新建智能连栋温室3万平方米、钢架大棚2000座,辐射带动秦州区贫困户人均年收益9000元、户均2万元以上。
"现在方便多了,通过手机app,就可以同时操控多个温室里幼苗的浇水施肥,以前几个人管一个棚,现在一个人用手机就可以管多个棚。"当地曾是贫困户的马聪林向记者介绍。
农户在办公室投影上即可实时监控到各大棚情况
据介绍,秦州区蔬菜基地推广智慧农业物联网操作系统、水肥一体化、生物农药、疫病防治等各类先进适用技术40项,大幅度提升了全区蔬菜产业的科技含量。
目前,引进航椒系列辣椒、津绿系列黄瓜、西红柿、西兰花、大蒜、香椿、秋葵、草莓及甜瓜等新品种20多个,秦州区蔬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8%以上。
太空五彩椒正在育苗
今年秦州区计划组织农业专家教授开展新型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期,培训农民1300多人次。计划创建蔬菜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点4个,科技示范基地8个,辐射带动总户数达到5000余户。
据介绍,接下来天水将以现代高效设施蔬菜为重点,突出有机、绿色、无公害生产,引导贫困户在蔬菜基地务工,实现天天有菜吃、月月有工资、年年有收益的致富脱贫局面。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摄影:樊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