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评论员: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

3日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再次强调: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传递出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的鲜明信号。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汇聚全社会力量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新华社评论员: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

来源:新华网 2020-04-03 20: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题: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

新华社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浙江考察期间,来到15年前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地方——安吉余村,调研绿色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情况。3日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再次强调: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传递出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的鲜明信号。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百姓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长江沿岸“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到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全面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到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今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充分证明,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绿色发展利国利民、功在千秋,这条路子是正确的,要坚定不移走下去。

坚持绿色发展,贵在久久为功。余村通过15年不懈奋斗,坚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美丽乡村建设在这里变成现实,生动诠释了持之以恒的力量。要切实转变发展理念,算大账、算长远账,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定信念,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小智治事,大智治制。要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严格执法监督,用制度的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绿色发展,要在统筹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保护生态环境也不应该是排斥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好山好水,价值无限。良好的生态本身就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关键在于找准平衡点和着力点。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新路径,善于因地制宜、科学施策,在保护好生态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也是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重要保障。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坚持绿色发展,说到底是为了造福人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拿出切实举措补齐生态短板,让老百姓更好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生态环境优美,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也应是行动者。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汇聚全社会力量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