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出台金融16条 金融服务同城化启动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会同央行上海总部等12个部门牵头起草的《关于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深化落实金融支持政策推进先行先试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示范区金融16条”)2日正式发布。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出台金融16条 金融服务同城化启动

来源:新华网 2020-04-03 18: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上海4月3日电(记者桑彤)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会同央行上海总部等12个部门牵头起草的《关于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深化落实金融支持政策推进先行先试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示范区金融16条”)2日正式发布。

记者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举行的专场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示范区金融16条”围绕推进同城化金融服务、试点跨区域联合授信、提升移动支付水平、支持设立一体化金融机构、推进跨区域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推进一体化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一体化科技金融服务、建立金融信息共享合作机制等8个方面提出16条具体举措。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唐晓东说,“示范区金融16条”重点侧重一体化金融合作、绿色金融发展以及推进金融信息共享等三大领域,与临港新片区、浦东开发开放特色形成错位,突出了“跨域、绿色、创新、共享”的理念。

为深化推进金融服务一体化,“示范区金融16条”提出了推进中间业务一体化,鼓励示范区范围内的金融机构提供同城化的对公、对私金融结算服务,取消跨域收费;推进授信业务一体化,支持在示范区试点跨区域联合授信;推进金融机构一体化,支持试点设立示范区管理总部或分支机构等。

为彰显绿色发展定位,“示范区金融16条”提出,建立示范区绿色金融支持政策超市;鼓励支持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示范区绿色企业;加快建立示范区绿色发展项目库;鼓励各金融机构结合示范区重大项目特点制订专属金融产品。

为建立金融信息共享,“示范区金融16条”提出,搭建示范区金融风险信息共享交换、预警协作以及案件办理合作平台,共同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推动示范区金融统计信息共享,加强经济金融监测分析协作。

央行上海总部调查统计研究部主任吕进中说,“示范区金融16条”发布正当其时,牢牢抓住了“一体化”和“绿色”这两个关键词。其中,“提升移动支付水平”是示范区金融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接下来央行上海总部将在公共交通和医疗卫生领域推进同城化待遇。

“一方面将着力推动银行卡闪付和云闪付乘车码在示范区公交、地铁的应用,实现一卡畅行、一码畅行;另一方面推动云闪付电子健康卡和云闪付医保电子凭证在医院受理,实现示范区非医保自费人员电子健康卡和参保人员医保电子凭证移动支付互联互通。”吕进中介绍。

与会人士认为,“示范区金融16条”有利于推进金融领域改革创新在示范区集中落实、率先突破,探索跨地区资金要素流动、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和加强部门合作监管的新模式,加快形成可实施有成效、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桑彤)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