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许多消费者成为“吃货助农”中的一员。在乡村,新鲜蔬果借助互联网直播开辟了新的生路,一个个助农平台搭建起来,越来越多农民走进了直播镜头:抖音、快手、微视频,让乡村蔬果迎来新机缘。
3月24日,记者走进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天源农业生态园,门口工作人员正背着消毒液给前来采摘蔬果的游客车辆进行消毒,大棚门口迎接一拨又一拨前来采摘的游客。
大棚里满是新鲜的草莓、圣女果、桑葚,杏子。因疫情原因冷清的蔬果园又热闹了起来,村旁的国道上排满了来采摘蔬果的游客私家车。那些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已然释放出来,疫情下催生的消费与变革,引领起新的风尚,也带来新的经济增长。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天源农业生态园经理王喜龙告诉记者:“今年正月初二得知出现了新冠肺炎疫情,蔬果大棚一下就冷清了,再然后开始封村封路,导致大棚蔬果严重滞销。为了开辟新的消费方式,我们通过企业公众号,建立蔬果采摘群,主要给老客户负责推送已熟的蔬果,同时调动企业工作人员充分利用手机,在自己的抖音、快手、朋友圈等网络平台进行视频直播宣传,视频镜头里呈现的蔬果成了‘网红蔬果’,获得许多点赞。同时,企业采取网络‘点单式’服务,进行‘非接触式’配送,只要大家在家采取网络订购,就能让当天采摘的新鲜蔬果直达餐桌,避免外出采购,既安全又方便。”
据记者了解,疫情期间,天源农业生态园大约有70%的客户选择了网上“点单式”服务,确保了蔬果不滞销。目前,该企业蔬果日销售量为0.1吨左右,日交易额达0.8万元。(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